台海軍事衝突最大可能性來自美國 黎安友:2024選後北京施壓大增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Andrew Nathan) 6月16日在台北一場演說中表示,當前美中關係與台海議題非常複雜,他很難用單純的樂觀或悲觀來形容。對於聽眾提問他對台灣總統大選的觀察,黎安友認為,以習近平的政治性格來看,台灣現下的三位總統候選人不論明(2024)年是誰當選,都將受到來自北京的重大壓力。他強調,「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黎安友是應台北論壇基金會的邀請,以「如何防止台海衝突」(Deterring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為題發表演說。他指出,中共正力爭在全球事務上的優勢,但這種優勢並不是意圖以武力統治其他國家,而是以規範制度的做法來主導全球事務。然則,黎安友對此表示,美國對中共此一意圖此無法接受。

他也對於美國的兩岸政策表示擔憂。黎安友認為,拜登(Joe Biden)政府的中國政策較之特朗普(Donald Trump,台譯川普)時代已改善太多。當前的中國政策是「部份脱鈎」(partial decoupling)、重新團結特朗普時代被棄的盟友、制定/重申全球性的規範以及重新調整軍事態勢,並且在若干領域(如氣候變遷)中尋求合作。但由於美國內部,尤其是國會的兩極化, 甚至有人要求承認台灣,再訂共同防禦條約等等,這些都使得美國兩岸相關政策出現高度政治化而無法協調的情況。他並且對於美國當前政治人物處理台海政策/事務的能力,以開玩笑的口吻表示不滿。

黎安友手指投影片中包括拜登、特朗普、蓬佩奧(Mike Pompeo)等五位當前美國政治人物表示,如果這些政客不在台海議題上亂講話,「我就不會這麼悲觀」。(台北論壇基金會提供)

黎安友認為,台灣就美國與中共而言,各有其重要性。就美國而言,在意識形態上台灣是一個民主的盟友,也是半導體晶片的主要供應鏈上的一環。同時,台灣在兩岸中的狀況更關係到美國在盟邦中的信譽。就北京而言,台灣意味着其統治/政權的的正當性,領土主權完整的原則與管理和科技的資源。同時就兩者而言,台灣位於第一島鏈與菲律賓海出太平洋的要衝地位,則是雙方必爭之地。

黎安友表示,現在的三邊關係中,最令人擔心的還是美國這一邊,因為美國的政策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常因政府的更迭而出現變化。而兩岸三方中,把此間情勢推到軍事衝突的最大可能性來自美方。

就未來美國與中共在台海的衝突是否可能壓制?黎安友認為,在短期內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是可以抑制的,因為習近平認為時間是有利於中共一方,所以他可以等;但主要的前提是,台灣不再強調兩岸分裂的國際人格。

對於聽眾提問如何觀察台灣明年的總統大選,黎安友說,三位候選人(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不論誰選上,北京都不會給他好日子過,「因為北京不信任何台灣政客」。他並且細數自李登輝以降的歷任台灣總統後,表示「沒有任何一個政治人物給了北京他們所想要的」。

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右)會後致贈黎安友(左)孔子雕像,為黎安友教授執教數十年作育英才表示致敬。(台北論壇基金會提供)

所以,他認為北京一定會施壓要求三位候選人接受九二共識,而一旦接受九二共識,就可能會被認為是相對軟弱,可能會給予進一步的壓力。但黎安友同時也承認,如果不接受九二共識,北京一定會施加更大的壓力;這是一個無法解開的結,他對此表示悲觀。

他並指出,一旦中共對台進行武力行動,華府是否會選擇介入,在相當程度上得要看總統是誰。如果是拜登,他認為「拜登可能會以民主、人權或指控中共是獨裁政權為由,說服美國民眾以軍事介入」,但是一旦介入後,「如果發生美國的艦隻,尤其是航母遭到中共擊沉,一艘航母上有五到七千人,這差不多是整個阿富汗戰爭的傷亡,這種數字的傷亡,在一天出現,就美國而言,絕對會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危機;屆時美國內部早已分化嚴重並且高度民粹化的趨勢必然會大量激發,人們會開始問,『我們在幹什麼?』『我們為何要介入結果傷亡這麼多的人』, 這種後果沒有人能承擔」

至於如果再發生類似美國眾院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譯裴洛西)訪台的事件,導致中共以武力封鎖台灣的情況,美國可能會介入護航突破。但一旦美國介入後,則更可能會升高與北京的衝突,甚至出現核子封鎖。對這種情況的可能發展,他表示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