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台灣人」畫虎類犬 老獨派「反蔡英文」的再次掙扎?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與「台灣安保協會」12月12日召開「2022 『台美建交』民調記者會」,席間並發表新起民調。在台灣人的「國家身分認同」上,調查發現去年與今年最大變化是,自認為「單純的台灣人」從將近四成下降至三成,而較為模糊的「中華民國台灣人」則從三成上升到四成。

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謝若蘭認為,這與民進黨政府大力推動模糊的「中華民國台灣」有關。

「中華民國台灣人」民調出世

相較台灣人「國家身分認同」與統獨意向過去多有機構進行調查,這份新出的民調題目設計則因「與眾不同」而受到側目,就身分認同一項,調查羅列不只限於台灣人還是中國人,而是將台灣人、中華民國人、中國人單元並列。

結果顯示,有31.7%受訪者自認為是台灣人、39.9%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單認中華民國者佔22.2%、自我認同為中國人或含中國人的比例則有5%,未表態者另有1.3%。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與台灣安保協會在12日舉辦「2022 『台美建交』民調記者會」。(台獨聯盟)

根據調查單位說法,2021年與2022年最大的變化是,單純的台灣人從將近四成下降至三成,而較為模糊的「中華民國台灣人」則從三成上升到四成,謝若蘭稱「這應該肇因於民進黨政府大力推動模糊的『中華民國台灣』,或許民進黨本寄望將『中華民國人』帶往『中華民國台灣人』,進而成為『台灣人』,但事與願違,看到的2021年至2022年的民調統計,反而是『台灣人』被拉向『中華民國台灣人』。」

與此同時,與會獨派學者也就「中華民國台灣認同」提昇,致使持「台灣認同」者比重流失近9%的現象提出意見,認為「這9%當然不是『台灣認同』轉移為單純的『中華民國認同』,而是『台灣認同』變成『台華不分』」,直白呼籲若民進黨下屆總統候選人是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其是否能有更進步的論述,以及如何面對中華民國台灣認同,必將是「重要課題」。

台灣人身分認同民調。(台獨聯盟)

綜觀這份由台灣獨派團體「新編」選項設計而成的認同調查,其企圖營造的政治意圖十分明顯,惟本質依舊不脫離各種符號建構範疇,徒加深本就混沌不明的台灣人認同困境,使其趨向複雜化。

老獨派叫板蔡英文「變體台獨」

首先,民進黨上月大敗地方選舉,蔡英文引咎辭任黨魁,後賴清德登高一呼宣佈參選新一屆黨主席,正是宣告「後蔡英文時代」的到來。縱使民進黨內派系迅速共識定賴清德於一尊,效率整隊不見分裂態勢,但獨派團體在賴清德將「唯一不二」出線的幾日後,高調發布民調並向賴清德「建言」,頗能顯見老獨派「望賴來治」的高度期盼。

回首蔡英文自2016年主政迄今,傳統獨派在大佬凋零,又新世代台派勢起下,老獨派憂鬱已非一日兩日的事,如今挾台派自重多年的蔡英文受累敗選頗深,英系一時間失去話語權,眼見向來被譽為「獨派金孫」的賴清德上位幾是板上釘釘,老獨派勢力此刻群起揚塵當其來有自。

賴清德2019年即曾表態投入民進黨內總統候選初選,挑戰尋求連任的蔡英文,惟初選敗於蔡英文,後同意擔任其副手。(資料圖片)

這群獨派藉由民調突出「台灣認同」與「台灣人認同」下降,並新列詭異怪誕的「中華民國台灣人」選項明示「畫虎不成」,既無法如願推升「台灣人認同」,反而造成「台華不分」的結果,劍指蔡英文的責難意味十足。在「後蔡英文時代」揭幕,「去蔡迎賴」成為預期之際,沉寂許久的老獨派向蔡英文發難,當是傳統教義獨派公開向蔡英文持走的「變體台獨」的直面叫板,並喊上昔日老獨派心儀的賴清德一同上車。

儘管賴清德一方早將「尊蔡」奉為參選黨主席的基調,又調和各派系有方免去了一場黨內菁英間的分裂,惟受壓抑許久的傳統獨派在賴清德備位黨魁前夕,以民調數據突襲蔡英文路線,並想挾帶賴清德重振傳統獨派價值,一場橫亙民進黨內的老獨派與新台派意識形態與路線之爭,未來兩年或將可期。

泛獨派破碎的自我認同

然而,不耐蔡英文各式「軟性台獨」作為,老獨派藉攻訐「中華民國台灣人」概念無用,企圖撥亂反正的作法,依舊難掩泛獨派破碎的自我認同困境——從來在建構、解構、再建構之間失去主體性。

觀察台灣人「國家認同」的長年趨勢,確實難以否認存在「遠統近獨」的發展傾向,但反映在台灣人回應兩岸終局的選擇意向,「維持現狀」始終居高不下並成為一道不摧的主流,雖政黨、政客多年來有意操作符號反覆,企圖透過創造來新生意識形態的理想國,不論是蔡英文將中華民國與台灣合璧成為「中華民國台灣」,或是今朝傳統獨派特立獨行,將中華民國人與中國人區別對待,一合一分的創造,結果都只能停留在抽象意義的建構層面,難破台灣人始終如一回歸現實主義,不甩建構而生的「維持現狀」選擇。

蔡英文2020年大選以817萬高票連任後,隨即接受英媒BBC專訪,稱台灣為「中華民國台灣」,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台灣總統府提供)

總的來說,不論是待發的老獨派,還是一時勢弱的新台派,泛獨陣營企圖在岩石裡開出花來的策略其實並無二致,都是以建構、解構、再建構作為反覆循環,但之於聽者的台灣社會,其自我認同卻也在一再的抽象反覆中被符號解離,導致台灣人自我身份的模糊、失真,以至於破碎不堪。

這類的後果顯見在其他調查,如詢問台灣人是否支持以台灣為名與美國建立軍事同盟的問題,即獲得六成台灣人表態支持:其渾然不知以台灣為名的遠現實主義想像,與同一社會高度傾向現實主義式「維持現狀」論之間何其矛盾,尤其台灣人一方面懷抱以台灣為名與美締結軍事同盟的綺麗幻想,但另一方面又以認同「中華民國台灣人」者眾,奈何矛盾且掙扎著。即便傳統獨派今看似指責蔡英文,企圖撥「中華民國台灣」的亂反正,但本質言之,其眾不過依舊活在同一套符號建構裡亂著、盼著,便再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