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資有心卻拒港人千里 這般的《港澳條例》民進黨不如廢了
台灣立法院法制局近日發表「從『假港資』看現行港澳政策」報告,直指港澳在制度面已發生重大改變,「一國兩制已變調」,建議台灣長期以來將「港澳地區」等同「外國」的政策應予檢討,並納入國安因素考量。該份報告歸整,2021年以「中資」申請赴台投資的案件有49件、港資有691件,並片面認定港資已成為「中資」赴台非法投資的巧門。
法制局認定港澳「今非昔比」
整理民進黨政府在「反中」優先的執政意識下,近年業已發生數起指控「中資」假冒港資赴台投資、甚至竊取商業機密的案例,例如2017年到2019年間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曾3度裁罰上海龍峰企業任國龍違法買入大同公司股份案;2019年台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駁回港資南海控股原已合規得標的台北雙子星投資案;2021年北京憶芯科技公司透過香港商必博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竊取營業秘密案等。
在相關案件的處置上,民進黨政府主觀咸信,多案均是利用台灣現行《香港澳門關係條例》中,港澳門投資準用《外國人投資條例》「綠色通道」漏洞所致,故而必要政治介入。
根據台灣立法院法制局報告說法,過去25年來港澳的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香港及澳門都有所謂的「單程證配額」。以香港為例,每年約有5萬個中國大陸向香港移民的配額,且審批權在中國大陸,因此,25年後的今天,香港大約已經多了125萬從中國大陸內陸移居的人口。此外,尚有香港政府為了吸引中國優秀和專業人才,以「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等政策而引入的移民未計入,可知從中國移居香港的人口已佔香港7百多萬人口中極高的比例。同時,香港2020年施行《港區國安法》後,一國兩制已然變調,輔以中共近年推動相關政策,都是要加速港澳與中國大陸的融合。
因此,該報告最後主張,「香港雖仍保有形式上的自治地位,但實質上還存有多少的自治權,令人質疑」,並列舉「中資」以「假港資」赴台挖角、竊取商業機密的行為,在兩岸特殊的政經情勢下,影響的不僅只是經濟層面,還會危及台灣的產業競爭力與國家安全,影響重大。
《港澳條例》修法壓力增
按台灣現行港澳政策,系將「港澳地區」等同外國,《香港澳門關係條例》明定排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適用,有關港澳居民在台就業、考試、投資等規定,準用外國人規定,而香港或澳門居民、法人在台投資,則是準用外國人投資與華僑回國投資相關規定,即視「港人」等同「外國人」、「港資」等同「外資」。
針對這類就港人(資)赴台身份與投資的法律現況,過去即吸引台灣部份激進反中團體嗜血而來。例如民間團體「經濟民主聯合」在2021年就曾提出修正草案,指稱香港政治情勢劇烈變化,為了防堵中國黨政軍勢力滲透,已經不再適用外國人投資規定。其召集人賴中強直至今年3月續稱,「現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有很多都具有中資的成分。投審會的架構要去認定說,中資持股在3成以上的香港公司,叫做中資;3成以下的就是算是香港公司,這樣的區分已經不具有可行性」。
對此,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態度顯得相當保守,僅僅示意「修法茲事體大,會持續跟經濟部討論」,不願輕易表露官方心跡。
儘管台灣政府部門立場保留,但修法《港澳條例》的呼聲並未因官方低調而靜止。總結台灣朝野立委截至目前,實已分別提出11項《香港澳門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且均已交付給委員會處理,共有2案針對防堵泄密和經濟間諜提出修法主張。
例如由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提出的修法草案版本,明定區分「一般香港澳門投資」與「中資具有控制能力或重大影響力之投資」,前者歸屬「綠色通道」,後者則屬於「紅色通道」,以限縮港澳投資人比照一般外國人投資規定的前提要件,避免中資利用港澳投資人名義,規避中資審查規範,並訂定刑事處罰。若意圖危害國家安全,可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00萬至1億元罰金(約合港幣1,322萬至2,644萬元),且投資財產沒收,藉此嚇阻中資隱匿身份。再如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提案版本主張,但凡業務涉及國家軍事機密的「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相關人員赴港,應比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設審查機制等。
就連國民黨國際部主任、兼任駐美代表的黃介正也在5月9日的一場座談場合言及香港情勢時稱,「從最悲觀的角度來看,香港可能走向一國一制」,他認為看到最壞的情況,就是未來《港澳條例》可能面臨中國大陸推動粵港澳融合下客觀的修法壓力,「這是很大的挑戰,(台灣)政府需要事先未雨綢繆」。
《港澳條例》撐不起香港
事實上,在國民黨相對低調的反應下,《港澳條例》由民進黨眾齊呼修法本身,便值得玩味——既存在政治上的賣弄,也呈現了條例做為工具操作的矛盾叢生。
首先,民進黨人藉中港情事,揚言修法《港澳條例》以示「懲戒」,這類說法早已司空見慣。2020年5月24日,就在香港群眾上街反對《港版國安法》的稍晚,蔡英文旋即發文聲援港人,並主動提及《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第60條,「香港情勢一旦發生變化,可停止適用該條例一部或全部」,暗示台灣「不排除」廢除《港澳條例》,不惜將台港溝通限縮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一旦如此,將影響資金審查、港人居留、旅行管制等各項措施。怎堪回想,蔡英文率民進黨政府高歌力挺港人的種種,終敵不過人流、航運和資金豈能說斷就斷的現實,事到如今,如過眼雲煙。
再往前一年,2019年6月香港民眾應反修例運動密集上街後,開啟了港人赴台尋求「政治庇護」的探詢,蔡英文政府彼時先是顧左右而言他,慷慨稱港人可以依照《港澳條例》的居留辦法中第16條的範圍,以包括留學、投資等16種合法方式赴台居留。然而,台灣陸委會後來一紙「絕對不鼓勵經由非合法途徑抵台」的聲明,實際倒打了有意赴台尋求政治庇護的港人一記巴掌。根據台灣現行《港澳條例》、《港澳條例施行細則》及《港澳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儘管港澳居民因政治因素受到迫害時,台灣政府得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必須通過陸委會「專案審查」核准——正是有了這條但書卡關,相關條例、辦法發布至今,從未有過港澳居民循法途徑得到過台灣政府的幫助。
面對四方、尤其來自港人徒呼負負民進黨口頭撐港,「只想用香港人的鮮血來換取台灣人的選票」,蔡英文給出的答案依舊冰冷,逕言「不需要到修《難民法》階段,《港澳條例》本身就有提供足夠的法律基礎」、「現階段不需要《港澳條例》的法律基礎,已經足夠幫助香港人來台灣就學生活」。蔡英文話說得再雲淡風輕,依舊是巧言令色,根本原因在於: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港澳與大陸地區並不屬於「外國」,一旦台灣要立《難民法》,勢必繞不過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其間必然碰觸兩岸敏感的定位問題。這才是蔡英文硬着頭皮也要一口咬定,援助港人,《港澳條例》就夠的主因。
《時代革命》不過假戲一場
回首蔡英文、蘇貞昌與一干民進黨官員、立委,3月間朝聖般前往觀賞紀錄片《時代革命》,期間有感動、有哭泣,貌似動容,蔡英文甚至以「民主沒有退讓空間」表達她對香港人的欽佩,對照民進黨政府此前在接濟港人作為上的退讓,一句「民主沒有退讓空間」,道盡了多諷刺的假慈悲?如今,民進黨眾為了繼續反中大業,群起霍霍矢言要修《港澳條例》,孰忘了在台人同情香港、港人遙念能藉《港澳條例》旅台時,《港澳條例》沒有再修築必要,是彼時民進黨人的所作所為。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藉由槓桿香港捲起反中事,才是民進黨的真心話,但若是為了港人切身福祉去折損台灣政治與經濟利益,那可就是一場大冒險。民進黨玩弄《港澳條例》到今日這般田地,徒防中資有心,卻拒港人於千里,與其要修不修、吃盡香港豆腐,當真不如廢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