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為何台藥廠不研發mRNA疫苗?陳時中:當時沒有能力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目前全球的新冠疫苗採用多種技術研發,當中以mRNA技術發展的疫苗普遍在測試中成效較好。日前台灣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台產疫苗全採用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七月絕對不可能通過緊急授權(EUA)」,引發台灣輿論一陣譁然。
針對陳培哲質疑政府疫苗決策錯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周二(8日)回應稱,台灣藥廠沒選擇研發mRNA疫苗,是因為「那時候確實沒有能力」。
台灣本土疫情嚴峻,民眾對新冠疫苗需求迫切,陳培哲日前質疑台灣疫苗開發選錯技術平台,全採用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並直指以國際標準來看,7月份不可能通過審查,他隨後請辭國產疫苗審查委員資格。
陳時中周二在記者會中表示,發展疫苗平台不是說有就有,需要有基礎能力,去年沒選擇研發mRNA疫苗,「我們那時候確實沒有能力」,但近來中研院針對疫苗技術平台等明顯進步,正考慮支持發展。他重申,蛋白質次單位疫苗是台灣發展熟悉的平台,以現階段而言,都是按照步驟一步一步來,未來等就解盲結果,讓科學證據說話。
有傳聞稱國際疫苗到貨有所延遲,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去年9月起陸續和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阿斯利康(AZ)、莫德納(Moderna)簽約,但進貨狀況不是很穩定,另外因為有些廠出了問題,導致各國搶疫苗力道大,這些數據都不容易掌握,但各種管道都會持續努力。
至於台灣是否自稱疫苗夠用,陳時中表示,事實上疫苗一定是不夠,絕對沒和日本說台灣疫苗夠了。他感謝外交部門和美國、日本尋求協助,未來會持續努力,也希望達到8月底取得1000萬劑疫苗來台灣的目標。對於下批疫苗到貨時程,陳時中透露,6月還有一些疫苗會進來,會持續供應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