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生活、政治和社會事件 台金馬獎將增設「最佳紀錄短片」
近年來紀錄片成為新潮流,現實生活中的故事甚至比電影還戲劇性。金馬獎執行委員會也在5月11日宣布第58屆(2021)金馬獎增設「最佳紀錄短片」獎。
近年兩岸三地的紀錄片拍攝增多,記錄生活、政治和社會事件,議題百花齊放,也吸引更多的觀眾。
據介紹,金馬獎短片類獎項最先設立的是1996年的最佳創作短片獎,2016年再分為「最佳劇情短片」及「最佳動畫短片」兩獎。有鑑於近年角逐的紀錄短片質與量的俱增,因此通過決議,今年金馬獎除了「最佳劇情短片」、「最佳動畫短片」,也將另設「最佳紀錄短片」,讓競賽更加完善。
近幾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備獲關注,也彰顯兩岸三地乃至整個華人社會對不同社會議題的關心。2013年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得到最佳紀錄片獎項,票房也順利突破2.2億新台幣,該年楊力州導演的《看見台灣》講述八八風災後甲仙國小拔河隊的集訓與比賽過程,也側寫高雄縣甲仙鄉的災後生活,同樣收穫好評。
2014年周浩導演的《棉花》得到該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這部片子的首映也在選在金馬影展,該片聚焦棉花產業鏈,拍攝河南打工者在新疆工作的工廠和居住地等地,展現採棉工的生活,在今年新疆棉花的議題再度獲得關注,也顯示許多無法拿到龍標(電影公映許可)的中國紀錄片者多了一個可以讓電影在院線放映的選擇。2015年周浩導演的《大同》記錄現任山西省政府參事耿彥波在任大同市長期間主導的拆遷工作再度獲得最佳紀錄片獎項。
2016年開始紀錄片的競爭更加激烈,作品來自兩岸三地之外更有紀錄緬甸北方採玉工人的紀錄片《翡翠之城》,議題有更多元,例如大陸導演張贊波紀錄長達91.78公里的漵懷高速公路施工期間拆遷户和民工的艱辛,以及工程背後的官商勾結、紀錄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的《亂世備忘》、也有從與母親的對話探討家庭秘密、碰觸LGBT議題的《日常對話》。值得一提的是,該年得到最佳紀錄片獎項的是講述台灣日治時期文學團體「風車詩社」的《日曜日式散佈者》,但《日常對話》卻得到柏林影展泰迪熊獎,並代表台灣角逐第9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開紀錄片的先例。
2017年大陸紀錄片《囚》以4小時47分鐘的片長成為金馬獎有史以來時長最長的獲獎片。這部紀錄東北精神病院的作品探討所謂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以及精神病患在病院裏的生活和掙扎。不過馬莉在發表得獎感言的時候提到,「感謝金馬,感謝評委,把這個獎給了我,因為像我或者像耿軍這樣的,可能都屬於待被清掃的『低端人口』,所以我覺得這個獎特別重。」而使得在中國大陸的直播中斷。
該年台灣有探討司法冤獄和死刑的《徐自強的練習題》與觸碰同志議題的《你找甚麼?》;大陸作品除《囚》外還有從兩個小家庭觀看塑料垃圾問題的《塑料王國》、《羅長姐》則記錄母親數十年間照顧精神失常兒子的深情。
2018年金馬獎紀錄片獎項從入圍就獲得多方關注,《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以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和在台陸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由於該片以太陽花學運為背景議題敏感、《傘上:遍地開花》則是記錄香港的雨傘運動。另外大陸則有《24號大街》跟《四個春天》透過小人物和家庭看待社會和時代改變的作品,該年《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獎。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在致詞時提到,「我很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台灣人最大的期待。」約十分鐘後多個大陸直播被封,金馬影展粉絲專頁上更有兩派網友互罵。之後頒佈的多個獎項中,受獎大陸影人致詞則強調「兩岸一家親」、「中國台灣金馬」等作為回應。最佳紀錄片獎項也成為外界最被關注的獎項之一。
而後因最佳紀錄片獎項感言而引發一系列政治風波,中國大陸官方下令暫停中國大陸電影和相關人員赴台灣,2019年第56屆最佳紀錄片獎項原有紀錄片《少年問道》報名,被台灣媒體冠以「唯一堅持報名的陸片」,但導演朱昱卻因此遭到大陸網友圍攻,他後出來澄清強調當時報名時中國大陸國家電影局仍未發佈消息,現在鄭重聲明退賽,2019年陸片在金馬獎掛零。
2020年,除了最佳動畫短片外,最佳紀錄片獎項成為唯一一個還有兩岸三地影人競逐的獎項,有紀錄香港反修例風波的《佔領立法會》、側寫漫畫家鄭問一生的《千年一問》、大陸導演鄧偉的家族敍事《爺爺和父親》以及探討台灣死刑議題的《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而該獎項最終由香港導演李哲昕的《迷航》獲獎,片子講述2011年發生在廣東省烏坎村的土地維權事件,花費8年的時間追蹤並給予烏崁事件更深更廣的視角。
2021年隨着金馬獎紀錄短片的增設,有望帶領觀眾關心不同地區華人社會關注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議題以及促進因政治分裂的各地文化的交流。金馬獎目前規劃短片類作品(劇情、紀錄、動畫)將從6月1日至30日受理報名,長片類作品(劇情、紀錄、動畫)報名日期則為7月1日至8月2日。入圍名單將於 10月5日公佈,11月27日舉辦金馬獎頒獎典禮揭曉得獎名單。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