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兵都訓練不出來 官僚台灣如何應付「極度危險」境地?

撰文:陳宗逸
出版:更新:

「極度危險」(maximun danger)是近期美國智庫形容台海戰雲危機的詞句,正成為台灣內部熱烈討論的名詞。
雖説如此,台軍正在進行緩慢的改革與備戰,多數制衡危機的武器裝備,要到2026至2027年後才形成戰力,歐美各國主要媒體、智庫不斷質疑台灣人備戰決心、以及台灣人「令人憂慮的得意洋洋」(worryingly smug),可能會讓台灣人忘掉戰爭的可怖。在此關鍵時刻,傳出台軍的訓練又遭到美方人士強烈質疑,認為台灣軍隊的訓練,連一個北約標準的步槍兵都訓練不出來。

台軍訓練落伍,準則還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訓練不出北約標準的步槍兵,近期在台灣瀕臨戰爭風險的關鍵時刻,又被拿出來討論,輿論炮轟台國防部觀念守舊,不思進取。(台灣國防部提供)

美軍退役士官Allen Lin,曾經參加過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戰場實戰經驗豐富,常常以犀利角度針貶台軍的訓練和現狀。他近期觀察台軍的訓練,與他在美軍服役的經驗比較,認為台軍訓練一位合格步槍兵的步驟荒謬且笨拙,幾乎沒有實戰上的能力與意義。他説,「美軍新兵訓練241小時,就要發射高達2,000發的實彈」,而台軍訓練新兵,往往整個過程僅發射過6發實彈,且入部隊後也缺乏實彈射擊的訓練,此種部隊完全沒有在現代戰場存活的能力。

美軍新兵訓練241小時,就要進行高達2,000發實彈射擊的訓練,務求士兵與槍械合為一體。(Facebook @ U.S.Army)

台軍訓練步槍兵與打靶、槍械知識、拆解保養等過程,猶如「過家家」遊戲,打靶訓練從二戰之後至今沒有改變,一律卧姿射擊,且僅6發實彈射擊。為何台軍堅持在這個時代,還是6發實彈?因為二次大戰的美製M1步槍,就是6發裝彈。

台軍步戰準則萬年不變,至今還堅持6發實彈射擊,卻忽視了如今戰鬥步槍、突擊步槍普遍裝用30發裝彈匣,台軍對一般士兵的訓練,連換彈匣、裝填彈匣的步驟都減省,只求快快射擊完畢,以不出事、達成「表訂課目」為目標。一般義務役、志願役士兵,整個服役生涯能夠遇到更換彈匣、用立姿、跪姿、站姿、掩蔽姿勢射擊的機會,幾乎沒有,相當稀少。

台灣新兵訓練,實彈射擊一律6發實彈,且訓練期間僅有一次左右的打靶訓練,裝6發實彈的陋習,是由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準則而來,台軍萬年不變,且射擊時懼怕空彈殼遺失,故用奇特的漁網來「捕彈」。(台灣國防部提供)

不論如何,只要上述作業,文書照表操課的表面功夫搞好,軍官升職就無問題,故無人想要多事找尋麻煩,此為台軍長年以來訓練的沈痾,多年來已有許多民間、甚至軍內聲音嚴厲檢討,但台軍高層依舊故我,以此訓練「一切符合規定,沒有違法」為由,阻擋改革聲浪。去年美軍報告質疑台軍無法訓練出合格步槍兵,前國防部長馮世寬甚至暴怒,認為「美國人的意見我們不見得要全部接受,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考量」為由,在立法院議場上暴怒,視改革如洪水猛獸且言行乖張。

台軍訓練新兵衝鋒,依舊用提槍姿態行進,這也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提起又重又長的M1步槍之姿態,如今已經進入突擊步槍與短管卡賓槍當道的時代,北約標準步槍兵的衝鋒姿態,是衝鋒時隨時持槍警戒射擊。(台灣國防部提供)

台灣是全球管制槍械最嚴格的地方,台灣所制定的《槍炮彈藥管制條例》,被台灣刑法權威林山田視為是全球最嚴苛的法律,此法為國民黨集權時代,為了怕民間擁槍叛亂,故制定嚴酷法規,務必讓台灣民眾遠離槍械、甚至懼怕槍械。台軍受到此風氣的影響,故也生成讓一般士兵與自己擁有的槍械不熟悉的文化。

台灣士兵在服役過程中拿槍的時間很短,而打靶訓練時,尋找用過彈殼的時間,遠遠高過實彈射擊時間,因為在嚴苛法律的規定下,失去一個空彈殼,可能會上至國防部長、下至部隊主官都受到懲處的下場,故往往打靶3分鐘結束,卻花3個小時尋找彈跳失落空彈殼,這是所有台灣服役過得役男之共同回憶。

台軍新兵訓練課程,被譏為「訓練刺槍術的時間遠高於實彈射擊訓練」,對槍枝不熟悉,只懂得表演用的整齊刺槍舞,這是台灣嚴苛槍械管制下的奇蹟。(台灣國防部提供)

由於對自己擁有的槍械不熟悉,故北約標準步槍兵所具備的基礎技能,台軍官兵一切欠奉,例如步槍歸零射擊、機械結構認識,大部分解與保養,用槍安全守則,以及快速裝填彈匣、射擊中更換彈匣、心肺耐力訓練時的穩定射擊、戰場應急槍械故障排除(S.P.O.R.T.S.)等,一律毫無概念,這不僅是台灣一般士兵不熟悉,連軍士官也對此常識一知半解,幾乎缺乏現代步槍兵的所有技能。至於更深入的射擊技巧、左右手交互射擊姿勢的進階訓練,更是如天方夜譚,這些都是現代步槍兵在應付城鎮戰、近迫戰場的一般基礎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