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若上演特朗普「最後的瘋狂」 中國學者:該反擊就要反擊
針對拜登(Joe Biden)政府的對台政策,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王海良認為,拜登政府不會搞戰略清晰,也難以公開承諾軍事介入台海,否則就是逼中國丟掉幻想,準備武統。
至於特朗普(Donald Trump)卸任前若在台海上演「最後的瘋狂」,他則強調,中國應堅持主權原則,而不是考慮其政治背景與動機,該反擊就要反擊,這是核心國家利益決定的。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王海良指出,拜登政府對台政策會有結構性和方式上的變化,首先打法會有章法,側重於政治、外交,而經濟、法律、軍事、輿論會擺在次要地位;其次改採不冒險、不碰底線、不放棄溝通的作法。雖然「遏制中國」是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基本共識,但兩黨並沒有達成「如何遏制中國」的共識,甚至在怎樣定位中國的問題上,拜登與特朗普明顯有所不同。拜登以俄羅斯為敵,而把中國視為強大的競爭對手;特朗普集中力量攻擊中國,碰到俄羅斯就往後縮。
王海良認為,拜登及其外交團隊忌憚俄羅斯,一定要避免俄中軍事結盟,必須維持中美之間微妙的戰略關係。這一戰略取向當然會影響拜登的對台政策。他可能會設法推動兩岸維持台海現狀,繼續實行模糊戰略,防止軍事危機。
談到拜登團隊大多熟悉國際與亞太事務,王海良表示,從拜登及其外交團隊特質看,理性平衡、循規蹈矩、善於合作是其顯着特徵。拜登閲歷甚廣,富有外交經驗,也不乏中國經驗,對華認知和定位不會大謬。作為建制派,他們屬於穩健一族,有長遠思考,更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中美關係走向緩和與穩定是肯定的。這對雙方都有利。
在這樣的對華政策下來看拜登政府對台政策,他說,有幾方面特點,一是避戰前提下繼續在台海博弈,恢復元氣後可能加劇干預;二是拜登深知從現有一中政策立場後退意味着中美決裂;三是保持戰略模糊就是保留政策運作空間,要與中國周旋,就不能搞戰略清晰;四是難以公開承諾軍事介入台海,因為這等於逼迫中國丟掉幻想,準備武統,捅破這層窗戶紙,外交就不管用了,美國將作繭自縛。
至於特朗普卸任前是否可以在台灣問題上有驚人之舉,王海良認為,不能排除特朗普「最後的瘋狂」包括在台海生事,如通過美艦泊台在台海挑起武裝衝突,或者特朗普或蓬佩奧(Mike Pompeo)突訪台灣。對此,中國應堅持主權原則,而不是考慮其政治背景與動機,該反擊就要反擊、該教訓必須教訓、該出手堅決出手。這是核心國家利益決定的。
他表示,中國是有反擊辦法的,例如,解放軍和海上民兵可以封鎖涉事的台灣港口;又如,解放軍宣布台海特定區域為戰區,這對台灣很不利。
他說,當然還要看美方選的是甚麼艦隻,中方可以相應地反制,控制在適當範圍。其實,如果特朗普只是採取象徵性動作,並沒有多大意義。中國有理有利有節地反制,不會給他提供當戰時總統的理由,恰恰相反,中國把板子打在特朗普身上,卻給拜登一個糾正錯誤和收拾殘局的機會。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