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軍造艦計劃新進展 震海巡防艦搭載3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

撰文:陳宗逸
出版:更新:

台灣造船公司(CSBC)在本周進行法人說明會,會中曝光了該公司承攬台灣海軍目前新型艦艇的整體概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自製潛艇IDS的進度外,還有充滿爭議的海軍新型巡防艦「震海計劃」的承造構想。
雖然法說會資料僅是該公司願景規劃,與目前現況並不一定有正相關,但是也可看出台灣海軍對於「國艦國造」計劃的最新構想可能性。

台船公司法說會中公布的台灣海軍、海巡署的造艦計劃,依舊維持相當龐大的規模。(摘自台船法說會資料)

其中,原本台灣海軍公布的有關IDS自製潛艇的構想,搭配有X型尾翼的先進構型,在台船法說會中,已經又修改為較為保守的十字形尾翼。11月24日蔡英文親付台船進行IDS潛艇開工典禮時,台船公布的模型也修改為較類似目前台灣海軍劍龍級潛艇的模樣,可見得在IDS潛艇的設計方面,目前由於科技工藝能力的關係,先進的X型尾翼構型,出現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而台灣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以及台灣工研院所公布的,所謂使用於IDS潛艇上的高效能鋰電池,目前也性能不明,是否具備如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鋭的全鋰離子電池的坐底效能?外界質疑聲音不小。

+1

此外,11月24日IDS潛艇開工典禮中,在蔡英文面前展現台船公司折彎第一片自製潛艇的鋼殼表演,其使用的為HSLA-80鋼材,也引起相關業內的一陣議論。由於台船與中科院宣稱,台灣自製IDS潛艇將以HSLA-80鋼材鍛造船身,一般不熟稔潛艇鋼材的媒體並未有質疑,但是業內同業有許多聲音表示不可思議。

事實上,目前美製最先進的潛艇,皆使用軍規HY-130等級鋼材,而德國最暢銷的214級潛艇,在20年前也已經使用HY-100等級的鋼材。而HY-80等級的鋼材,在近30至40年已經是相當落後的潛艇用鋼材,幾乎已經沒有現代潛艇使用。

11月24日,台船在蔡英文與國安國防高層面前,表演潛艇用鋼材折彎作業,事實上使用之鋼材為HSLA-80鋼材,是1980年代以前水準軍規HY-80鋼材的經濟減省版,全球現代潛艇無一使用此種水準鋼材。(林仕祥/多維新聞)

而台灣號稱使用的HSLA-80鋼材,則是軍規HY-80鋼材的經濟版,號稱容易焊接且減省成本,但是台灣是第一次自行試製潛艇,使用減省清變得HSLA-80鋼材,其技術水準為1980年代以前科技,其焊接技術、耐壓性能等,是否符合21世紀海底戰場的需求,相當耐人尋味。

11月24日台船在IDS潛艇開工典禮上公布的模型,事實上僅是台灣海軍現役劍龍級潛艇的仿製品,未來IDS潛艇即可能沿用此種設計,先求有再求精。(林仕祥/多維新聞)

此外,台船法說會上所公布的台灣海軍「震海計劃」新式巡防艦的構想圖,與2017年台灣軍方所公布者已經有許多不同。但是,「震海計劃」是否能如期推行,目前因為科研技術、政治環境的改變,台灣海軍日前透露出對於美國目前正在建造的星座級(Constellation Class)聯合打擊巡防艦(Joint Strike Frigate)有興趣引入台灣打造,故整體局勢還未明。

但是根據台船提供的資訊,最新修改的震海巡防艦計劃,已經由原本規劃於主炮後方一整組、24管MK41垂直導彈發射系統,改為各3組、每組8管的Mk41垂直導彈發射系統的配置。而船身中段後方為4套斜式發射箱,可根據任務需求搭配雄風2型與雄風3型等反艦導彈。

圖中上為台船法說會公布的震海巡防艦最新構想圖,與圖中下者可作為比較。圖中下者為2017年,台灣海軍公布的震海巡防艦模型,可以對照艦艏A炮位後方Mk41垂直導彈發射器的配置改變。(陳宗逸/多維新聞合成)

最大的修正在艦艉部份,原本搭配中科院自制的「海劍羚導彈進迫系統」,由於科研時程關係,已經改換為向美國採購方陣近迫系統,仍然配置在艦艉直升機機庫上方位置,以進行對抗導彈飽和攻擊的最後防線區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台船宣稱震海巡防艦的量產數量達到14至19艘,與先前台灣海軍的規劃數量不同。14至19艘的數量,將可以全部汰換台灣海軍現役的成功級、拉法葉級和諾克斯級等三種主力巡防艦,此規劃和台灣海軍之前公布逐步汰換的期程有所不同。但是,此建造數量,是台船單方面希望能夠爭取接單的商業數字,一切數量規劃,還是以台灣海軍的未來作戰需求與規劃為主,也考量到量產規模、經費等問題。

此外,台灣也公布得標了台灣海軍最新打造的救難艦,得標價為29.7億新台幣,將在2023年8月前交付給台灣海軍。此救難艦設計圖來自澳洲,目前據知並未有潛艇救難功能,僅是軍規的海上救難、託運型船隻,未來台灣海軍將再考慮打造更新的潛艇救難艦,搭配有DSRV之類的小型救難潛艇,但是這與美國是否輸出相關技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