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居留證標註「中國」 台灣留學生起訴挪威政府一審敗訴

不滿居留證標註「中國」 台灣留學生起訴挪威政府一審敗訴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一群在挪威的台灣留學生因不滿居留證的國籍被改成「中國」,網上眾籌控告挪威政府。上月底,一審法官以符合「一中政策」為由,判決原告一方敗訴。發起人則表示,將繼續上訴。

發起訴訟的挪威的台灣留學生組織「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並於2018年下旬發起網上眾籌,一共募得350萬元新台幣(約90萬港元),去年8月底向奧斯陸地方法院提出訴訟。

上月28日,奧斯陸地方法院作出判決,法官採納被告立場,指挪威政府遵行「一個中國」政策,不承認台灣是國家,將台灣人的國籍註記為中國,符合官方的一中政策,因此原告的主張無法成立。

台灣留學生組織「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控告挪威政府。(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
台灣留學生組織「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控告挪威政府。(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Joseph表示,一審判決結果在預期之中,不過法官沒有開庭給原告言詞辯論的機會,僅進行書面審理,讓他有不受尊重的感覺,而且有侵害原告接受公平公開審判權利的疑慮。他表示將繼續上訴,按原定計劃一路上訴到歐洲人權法院,希望在過程中凸顯台灣主體性,吸引國際輿論關注,最終目標是以勝訴判決在歐洲成為判例。

事件在大陸經傳媒報道後,引起不少網民討論。大陸網民普遍支持判決,有人更直斥「自取其辱」、「敗訴很正常啊,聯合國就只認一個中國」。

(中央社)

韓國強徵勞工受害者申請臨時執行涉案日企資產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韓國政府3月6日公布對二戰時期日本強徵韓籍勞工的損失由第三方代賠的解決方案。但在一審及二審訴訟中勝訴的4名受害者和遺屬3月24日向地方法院申請臨時執行涉案日本企業三菱重工的在韓資產,尋求扣押4份專利權。

韓聯社3月26日稱,有關索賠案的一審和二審已勝訴,但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至今未作出終審判決。

根據之前的裁決,原告已有權強制執行一審賠償金的權利,但因慮及各種情況遲遲未提出臨時執行申請。他們3月26日透過訴訟代理人啟動法律流程。原告在一審判決中獲得的賠償金及拖欠利息合計6.8億多韓圜(逾411.9萬港元)。

韓日就強徵勞工索償問題纏訟多時,韓政府3月6日公布方案,由韓國行政安全部下屬日本帝國主義強制動員受害者支援財團(下稱財團)將籌集資金,替被告日本企業——日本製鐵和三菱重工向原告支付2018年韓國最高法院判處的賠款。此舉目的是緩和日韓兩國關係。

韓聯社26日稱,受害者認為在「代賠方案」歪曲「受害者讓日方謝罪和負責」的訴訟宗旨的背景下,不能再拖延行使權利。4名原告均反對「代賠方案」。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