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當防疫記者會成為台灣最火的直播節目

撰文:陳炯廷
出版:更新:

要說台灣自農曆新年迄今,兩個多月來最受關注的直播節目,非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簡稱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召開的記者會莫屬。甚而有台灣民眾把觀看防疫記者會形容為「追劇」,有網民看着看着,甚至還會關心起防疫團隊官員的健康,在直播底下聊起了某官員是否剪了頭髮、疑問某官員怎麼沒出席記者會,主要的幾位防疫官員們更被以暱稱取代,如「祥祥怎麼沒來」、「浩浩終於剪頭髮」,以及「阿中部長如何如何」。

由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領銜主演的防疫記者會,可謂當前台灣最火紅的直播節目。(中央社)

「鐵人部長」主持最火直播節目成防疫利器

自新冠肺炎疫情擴及台灣後,由台灣衛福部長、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率隊的防疫團隊,每日至少會召開一場記者會。在疫情初期或特別情況,也曾出現一日三場記者會因應。天天開記者會說明疫情的舉措,在台灣有效控制住首波亞洲疫情流行後,更被解讀為台灣抗疫成功的原因之一。

3月初,一篇探討台灣防疫經驗,獲刊於美國著名醫學期刊的論文提及,台灣借每日記者會說明疫情、回應假消息,值得他國借鏡。另外,3月底日本每日新聞還以「人氣沸騰的鐵人大臣」報道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並稱贊疫情記者開放記者不斷詢問疫情,而陳時中回答富有人情味且誠實的態度,讓台灣民眾感到安心。

陳時中在談及台灣疫情的透明度時也曾自信表示,他國不會有衛生部長像他一樣坐在這,讓媒體一直詢問疫情和防疫工作。

從民調對疫情指揮官陳時中的高分滿意度,以及主流輿論風向多半「順時中」來看,陳時中為首的防疫團隊,確實獲得台灣主流民意的高度支持與信賴。而每日傳播疫情動態和防疫資訊的記者會,無疑是防疫團隊贏得民心的重要媒介。

記者會不保證凡事真相大白

不可否認的是,每日的防疫記者會確實發揮一定程度降低社會恐慌、安穩民心的正面效果。但是否能夠因此主張,由衛生部長坐鎮、開放媒體發問的記者會,就等同於民眾能充分掌握疫情的資訊,則有待商榷。

因為記者會的基調,當日疫情指揮中心要對外公開什麼訊息,原則上都是由疫情指揮中心所排定。換言之,官方決定了要說什麼,以及不說什麼,而這背後一定有防疫專業的考量,例如為保護確診個案的隱私,避免污名化等,但基於一些主觀或客觀因素,以及難以免除的政治考量,官員們不必然能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讓人們得以消解對疫情或防疫政策的疑惑。

此時此刻,媒體問答的過程就極其重要。良性的提問和言論空間,它既有助於官員把事情闡明的更清晰,也能善盡媒體公器監督政府施政的功能。

儘管防疫官員們在記者會上,多數時間都「有問必答」,但不免也會出現實問虛答,或是顯露「無權」、「無能」回答的窘況,像是陳時中就將湖北解封后,滯鄂台人是否要乘包機返台的「指揮權」,讓渡給了台行政院長蘇貞昌決定;另外像是如何保障失聯移工(俗稱非法移工)避免其淪為防疫破口的問題,陳時中雖公開表露其人道關懷,但要怎麼做,仍被其劃出了疫情指揮中心的管轄範圍。

由於台灣有效控制亞洲疫情對台灣的威脅,身為防疫總指揮的陳時中博得民眾信賴,「順時中」也成了台灣在防疫上的主流民意。(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供圖)

民粹式「順時中」 戕害新聞自由

近來指揮官陳時中的一些「霸氣」外露的表現,例如「中斷」記者提問、不滿記者提醒有漏答回答時過於大聲、點名客語電視台記者說客家話宣導防疫等事蹟,都不免讓人替防疫記者會是否已淪為一言堂,只能「順時中」而感到憂心。

凡事「順時中」的民意風向,以及一些「追劇」網民動輒在各種網絡輿論空間中征討、指責記者「不要亂問問題」的發言,更在有形、無形中緊縮新聞報道的自由,並壓縮了人們對疫情、防疫的知情與思辨空間。

日前在台灣媒體圈最引發爭議的事件,就是有記者在提問「是否透過控制篩檢量來營造台灣尚未社區傳播的假象?」後,卻遭陳時中打斷後續提問。另外,由於該名記者因出身「紅媒」標籤的報刊,更招來直播看客和網絡鄉民的無情謾罵和肉搜羞辱。

後續更爆出台行政院副院長的幕僚「隱身」在疫情指揮中心的媒體工作群組內,把眾家媒體記者呼籲疫情指揮中心有責任要出面遏止惡意攻擊記者的呼籲,在網絡上斷章取義、帶風向說:單一特定媒體要求官方,呼籲網民不能攻擊記者。

倒不是說,「逆時中」才對,「順時中」就錯,反之亦然。只是假如媒體只能對官方疫情或防疫資訊照單全收,其實一紙官方新聞稿或官方自行錄製一段視頻播送就能搞定,也就失去每日召開記者會的意義。

「逆時中」不等於唱衰台灣

事實上,那些聽來可能「不合時宜」或「政治不正確」的異見、提問,很可能是值得探問的防疫問題,或某種民心不安的體現。例如日前成為眾矢之的該名記者,其發問的內容像是,台灣是否有控制篩檢量的問題,以及台灣是否有「方艙醫院」規劃等。就事論事來說,這些都是可受公評,也應被理性議論、參考的防疫策略問題,不該被輕率地斥為無稽之談,或僅是在攻擊、指控防疫團隊。

任何有道理和依據的發問都應被正視,納為防疫思考中。退步而言,就算毫無道理的發問或質疑,不也是給了疫情指揮中心發揮影響力,能趁機以正視聽,紓解恐慌嗎?

總結來說,不論是主責防疫的官員或心繫疫情、每日「追劇」的民眾,都應該把防疫記者會,或是任何在輿論上對防疫工作有所質疑和批評聲音,視為礦坑裏預警危機的金絲雀,而非只是在唱衰台灣的烏鴉嘴。相信身為生命、健康共同體的所有同船成員,其不論是肯定或質疑防疫團隊,其初心本意都是希望台灣不要翻覆或淹沒於疫情洪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