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F-16V戰機 面臨電戰裝備選擇窘境

撰文:陳宗逸
出版:更新:

目前不論是在台灣台中沙鹿的漢翔飛機公司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簡稱:洛馬)F-16V Blk20構改廠,或者是尚未開工的美國F-16V Blk70生產線,二處為台灣進行F-16V戰機作業的產線,目前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電戰系統與莢艙產生困難。由於台灣空軍之前堅持使用自費與美國研發的ALQ-131A FMS電戰莢艙,如今美軍已經退出此計劃,造成台灣的研發經會如投入水中無法回收,而全球無人使用的ALQ-131A FMS是否要被台灣空軍的F-16V採用,目前也已經成為嚴重的政治問題。

在經過多年來的折衝和掙扎,台軍方終於承認,「美方前已正式告知我方中止ALQ-131A電戰系統研發,本軍亦同步取消該採購品項,尚無預算投入與損失,並獲美方確認。」台軍官方進一步指出,「本軍遵照立院決議,與美軍使用一致的裝備構型,新購F-16V Blk70型戰機之電戰裝備,已請美方就預算、期程、功性能及後勤維保等面向,綜合研析,提供最佳方案,以確保電戰優勢,符合未來戰場需求,籲請國人放心。」

台灣空軍今年初初次展示F-16V Blk20型戰機,就無掛載任何已購、或者將購的多種現役、將役等電子作戰莢艙,當時就引人注意ALQ-131案如何進展。(陳宗逸/多維新聞)

台軍此說法,遺漏了一項重大疏失,也就是說,當年投入經費研發特規的ALQ-131A FMS電戰莢艙,是為了台空軍目前在台灣構改的F-16V Blk20型戰機,而非針對去年新購的F-16V Blk70型戰機,台官方的說法,刻意迴避F-16V Blk20型戰機的電戰莢艙要如何處理,反而提到新購F-16V Blk70的詳情,此種轉移焦點的戰術,事實上也顯示出一些採購與預算編列上的不正常。

美軍現役F-16戰機使用的標準電戰莢艙,為ALQ-211型。但是,台灣方面因為「巴基斯坦也使用該型莢艙」為理由,以「泄密之疑」、「構型太過老舊」等理由,堅持與美軍聯合研發新一代的ALQ-131A FMS莢艙。如今,美軍已經正式宣布棄用此種莢艙,台灣頓時成為「國際孤兒」,未來的解決方案,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重新用回美軍和巴基斯坦都在使用的ALQ-211型電戰莢艙。

美軍停止研發ALQ-131A電戰莢艙,讓投資的台灣軍方極度尷尬,甚至遭受到監察院糾正。(Northrop Grumman)

回顧2019年2月,印巴之間發生空戰,巴基斯坦宣稱擊落印度的Su-30MKI和MiG-21 bis型戰機各一架。其中,被擊落的MiG-21 bis型的殘骸已經證明,巴基斯坦是使用F-16的AIM-120主動中程空對空飛彈,來擊落印度戰機。而此次空戰,印度也公布其空中預警機雷達圖,證明印度空軍擊落一架巴國的F-16,不過事後盤點調查,巴國並未損失F-16戰機機隊,故這可能就是巴國空軍在空暫時,使用其ALQ-211(V)4/9型電戰莢艙,在交戰過程中,使印度空軍的預警機偵查到「假目標」,誤認為其已經擊落F-16戰機,此裝備的功能強大可見其一般,不但維護了戰機本身安全,還讓敵方誤判戰局。

而在2011年,美方宣布與台灣合作「鳳展項目」的時候,同時宣布售予台灣ALQ-211(V)9(與巴基斯坦F-16A/B型戰機使用者同型)、ALQ-131和ALQ-184三款電戰莢艙,都具備有上述的電子反制能力。當時台灣空軍選擇ALQ-131,就是因為美軍原本預定將此莢艙標準化,成為美軍F-16機隊的標準電戰莢艙。但是,美國空軍由於預算關係,F-16機隊的升級案被排到後端去,故ALQ-131電戰莢艙計劃,美軍已經退出,且刪減相關係統預算。開發廠商要求台灣方面全額支付開發經費,成為「42套預算只能買12套」的窘境,使得空軍當時遭到監察院糾正。

巴基斯坦在去年初印巴空戰中,使用ALQ-221(V)4/9電戰莢艙,成功擊敗印度空軍,可見其雖是降級版,卻功能依舊強大。(ITT)

故此,在2019年的F-16V Blk70採購案的電戰系統中,美方列出的出口列表,其電戰系統則換成了ALQ-211系列。但是此ALQ-211並非彼ALQ-211。主要差異在於,原先的ALQ-211(V)9系列,是專為F-16A/B型戰機所開發的外掛式莢艙。F-16A/B的機體較小,機背上的結構也無法承受例如CFT機背適型油箱,以及俗稱「駝峰」的電戰機背固定莢艙(Dorsal Avionics Compartment),所以才必須外掛莢艙。而新購的F-16V Blk70屬於下一代的F-16C/D型戰機,機背上結構可以搭載內置式電戰莢艙,單座機放在座艙之後,雙座機則使用「駝峰」結構,兩者都可以同時加裝CFT,故戰力較台灣目前構改型F-16V Blk20要強,因為省略了電戰莢艙的掛載,戰機可以加掛許多空對空飛彈,發揚更多火力。

美國出售給巴基斯坦的2款ALQ-211(V)4/9型電戰莢艙,都不具備「數字射頻內存」(DRFM)技術,此技術能夠利用大帶寬的高速模擬/數字轉換器,將接收到的雷達波,轉換成數字數據存放在其內存中,利用數字數據長時間存放也不失真的特性,此種電戰干擾器能夠模擬出如假包換的戰機假訊號,回傳給敵方雷達,此種技術在現今的軍火市場,幾乎可以破解大多數雷達的反電戰抗干擾功能,也可以反制敵方匿蹤戰機和超長程空對空飛彈(例如殲20和PL-15空空導彈)等武器,美國視此為最高軍事機密,故並未開放予巴基斯坦。而如今台灣獲購的ALQ-211型電戰裝備,並未限制或者取消DRFM技術,故其性能與美軍用戶同等級,在此前提之下,已經沒有使用ALQ-211會造成「泄密」等疑慮。

未來的空戰,是空中電子欺瞞、干擾與主動電子攻擊的世界,傳統空戰中的纏鬥、翻滾、追尾等戰術動作,要先通過電戰的攻擊,才有辦法接續到。而美國雖然因為台灣國防預算等相關因素,並未同意準售F-35給台灣,但是卻給台灣與F-35同級的攻勢電戰裝備,這在某些戰略層面的概論上,是有可以解讀的地方。而台灣空軍之前堅持使用ALQ-131A FMS卻受到挫折,如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過去構改型F-16V Blk20是否也順水推舟,使用ALQ-211(V)9型、帶有DRFM技術的電戰莢艙?這將是本屆立院,台灣空軍將被嚴厲質詢的重要案件,牽扯到的國防機密不容小覷,這也是台灣國防部,近日不斷炒作國民黨立委「要飛機數據」等戲碼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