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抗疫關鍵期還扯「正名」 台灣是真心防疫或只為抗中
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發展迄今,雖說中國大陸的本土疫情似已趨緩,然包括日本、南韓、伊朗甚至歐陸各國、中東地區、中南美洲都陸續出現確診與死亡案例,整體來看,情況仍十分嚴峻。值此防疫關鍵時刻,台灣部分人士卻還高舉「抗中保台」大旗、呼籲正名台灣,將防疫工作泛政治化、泛意識形態化,乃至於批判立場不同者,令人不禁要質疑台灣的言論自由民主多元何在?對於防疫又是真心還是假意?
據台媒《自由時報》報道,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顏建發建議民進黨政府利用當前時機,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台灣的健保制度,且可進一步規範「紅媒」等。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邱文聰也認為,目前是推動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中國大陸推行的「居住證」措施納入規範的好時機。
該報道稱,新冠肺炎刻正威脅台灣民眾的生命安全,但中國大陸非但不讓台灣加入世衛組織還處處打壓。因此,顏建發建議,當前可藉由因疫情凝聚的台灣意識,檢討兩岸條例,對於持有居住證的台灣人,也應積極修法規範。
邱文聰則指出,持有「居住證」表示對台灣的主權效忠有疑慮,若在台灣仍享有服公職與參選等權利,台灣民主將因此陷入危機。他認為,民進黨政府應在當前的抗中氛圍下,加速建立對居住證的管理,甚至可以「雙重國籍」認定,並明確界定出何謂「台灣國籍」。
就連民進黨部分立委也趁此機會表示,北京在防疫無力下,還持續進行軍機繞台等恐嚇手段,其他如網絡假訊息也變本加厲,證明在台灣在「國安」問題上,確實要繼續強化。本土社團也建議,藉機「正名」台灣,爭取台灣應有的國際地位與尊榮。
然而,這些打着「抗中保台」旗號的意見、甚至從疫情牽連到領有居住證就是對台灣不夠忠誠的言論,對於防疫、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可說毫無幫助。自2019年以來,蔡英文藉着「習五點」以及香港「反修例」的推波助瀾,強化台灣主流輿論對北京的批判,塑造反中抗中的氛圍,無形中也緊縮了言論的空間。除了陸續通過的國安五法、《反滲透法》外,更有謠傳民進黨政府將進一步限縮所謂的紅媒。但即便這些動作強化民進黨在台灣社會的主導地位,卻只是把兩岸推向更為緊繃的狀態。
甚至,當台灣出現另一波聲音,由學者發起「救無別類,應物無傷」聯署,呼籲社會對抗歧視,不該放縱歧視的言論與政策,讓台灣恢復「良善有禮」的風氣,良善的出發點,卻只因為立場不同,依然遭到網絡鄉民與部份媒體的圍剿。
難道擁有大陸居住證就是背叛台灣、就是「反骨仔」?那麼那些領有美國綠卡、加拿大楓葉卡的人又該如何評價?雖然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在抗疫防疫的工作上的確做得不錯,獲得超過八成台灣民意的支持,但當務之急,應該是要據續強化防疫與抗疫任務,併為可能發生的問題,例如小區或大規模傳染等預做準備、未雨綢繆。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更可以向對岸釋出善意,互相交流經驗。台灣必須真正理性的思考,不必在各項議題上都站在北京的對立面,既然批評北京不理性,台灣就更應展現理性的一面。試問,兩岸關係好,難道會有什麼問題?民進黨政府若能妥慎處理好兩岸關係,會失去台灣民眾的支持嗎?必須承認,台灣部分政治人物總想借着兩岸關係不佳獲得利益,但前述舉措究竟是真心為台灣未來思考,還是把台海推向更嚴峻的局面,值得台灣社會好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