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台灣辦音樂節紀念二二八事件 疫情陰霾下千人集唱

撰文:袁愷勳
出版:更新:

2020年2月28日,適逢台灣「二二八事件」73周年,由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等協辦的「共生音樂節」也來到第8屆,在「二二八紀念日」中以歌聲提倡「共生」的精神,即使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仍吸引過千民眾同樂,而口罩、消毒酒精、體温槍也為音樂節做出點綴。

所有進入會場的人都要測量體温,包括警察。(袁愷勛攝)

本屆共生音樂節於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上、台灣總統府前舉辦,主題為「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因應新冠疫情,主辦單位除了嚴格控制出入口外,也對所有進入會場的人員進行額温側量以及酒精消毒手部,連趕赴支援維持秩序的警察人員也不例外;主辦單位也不時廣播呼籲場內民眾注意身體健康,如有不適應立即返家休養。

會場內除了邀請樂團如凹與山、非人物種、拍謝少年等進行表演外,也首次設置「暗房」讓民眾置身於煙霧、閃光及噪音之中,觀看當年的實際新聞報道,身歷其境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等候進入的民眾也大排長龍。

此外,如國際特赦組織、 婚姻平權大平台、香港邊城青年、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基進黨等40多個組織也來到現場擺攤宣揚理念,間或售賣周邊商品,亦吸引不少人潮。另外也舉辦行動劇、真人講解歷史的「真人圖書館」等活動。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於活動中短講表示,作為一個團結的國家,如何能夠共生、基於怎樣的原則共生、怎樣的情況才能共生,都是需要討論的課題;舉例來說,紀念蔣中正的中正紀念堂,也許不用拆除,但不應該這樣紀念威權獨裁者。

第一屆共生音樂節的共同創辦人藍士博也於活動短講中登場,他認為每一個來到凱達格蘭大道的朋友,都證明了台灣沒有忘記二二八事件,沒有忘記對於國家歷史的傷痕;但是共生音樂節不只是回憶過去而已,更要關注現在、期望未來。藍士博請聽眾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現在面對什麼問題?我們要往哪裏去?」

「二二八事件」其實是於1947年2月27日起頭,當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台北市查緝私煙時開槍射殺民眾,再引起隔日(28日)的陳抗,最終擴及台灣全島民眾的大規模騷亂。其時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鎮壓台灣民眾,開啟其後的白色恐怖時代,使得「二二八事件」很長時間成為台灣社會中的禁忌。

由於複雜的歷史情結,台灣開始民主化後對「二二八事件」進行紀念,多半圍繞在補償當年受難者以及懲罰加害者(國民黨與蔣中正)的「轉型正義」話題中;但於2013年,由年輕一代組成的團隊,希望能用「音樂」做為連結,跳脱「藍、綠」的政治窠臼,從「二二八事件」的記憶來反省現今的社會議題,促進社會的進步與和解,達成「共生」。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