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大陸生產外移的台灣契機

撰文:屈彥辰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戰此前戰火熊熊燃燒,近期才漸漸趨緩,據英國媒體《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看似有助於解決貿易戰問題,惟美方對中方提出的八大要求,能否既不碰觸中方底線、又能滿足美方利益,進而進入到第二階段的討論,似有待商榷。

美方對中方提出八大要求,如:一、一年內減少貿易順差1,000億美元,後一年再減少1,000億美元;二、停止《中國製造2025》對先進製造業的補貼;三、接受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產業的潛在進口限制;四、實施「直接的、可驗證的措施」,阻止網絡間諜入侵美國商業網絡;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六、接受美國對中國的敏感技術投資的限制,不進行報復;七、將目前10%的平均關税降至與美國相同水平(3.5%);八、開放服務業和農業。

2019年11月20日,美國德薩斯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等人的陪同下參觀當地的蘋果Mac Pro製造工廠。(多維新聞網)

簡而言之,美方對中方的要求為降低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屢次於公開場合談及的中美鉅額貿易逆差問題,又要求中方停止國內之保護措施、產業的補貼措施,更對中國商業間諜竊取美國企業商業秘密的商業漏洞進行防護,並開放中國長期保護的服務業及農業。

2019年11月20日,美國德薩斯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等人的陪同下參觀當地的蘋果Mac Pro製造工廠。(多維新聞網)

中國方面,則要求美國如要中國接受美方條件,在關税上必須「全部取消」,且在採購問題及其他貿易問題必須取得共識,中國才會接受美國提議。

如此看來,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即使落實,加上美國的要求、中國的底線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能不能深化到第二階段,則又加了一個變量。

台灣在此時此刻,能否抓到甚麼契機?對於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為了減免成本、提振獲利便外移到大陸的企業而言,經過11年下來,對大陸產業鏈的依賴已深,而隨着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額關税的風險如實出現,中美的下一階段尚屬未定之天。為節省成本、降低虧損的風險,以大陸為生產重心的企業開始選擇遷出大陸,尋找其他可建構新的生產基地的地方,如外移到越南、印度等地,以建構新的全球化產業鏈,甚或可能趁機建立自動化產業鏈,乾脆產業升級。此間外移最明顯的例子是蘋果,長期透過鴻海代工的蘋果從2019年10月便傳出印度工廠能量產iPhone的消息,這項消息指涉的意涵是,蘋果也正想辦法轉移產業鏈重心,以避中美貿易戰的風險。

中國手機代工廠聞泰科技位於印度的工廠。(聞泰科技官網提供)

當產業漸漸移出大陸,台灣方面可不能像是過去一樣,僅把自己當成加工出口基地,本應趁機吸引外資,建立下一階段的核心產業,卻走回頭路,從了製造業的思維,產業之所以離開大陸,不正是因為在大陸生產的成本提高、削減獲利嗎?再者,如若「只想」吸引製造業回流,勢必得同東南亞各國比拚成本──勿忘台灣製造業大量前進大陸的歷史教訓。

台灣的可行之路應是積極開放,吸引高附加價值的外資投資台灣,發揮火車頭效應,建立一以貫之的產業鏈,同時帶動上、中、下游的產業進行轉型或升級,將外資技術轉移至台灣的產業。台灣政府亦必須給予外資信心,展現政府「兑現承諾」的能力,而非反對的民風一起,政府就隨風倒。若從法規跟政府本身的兑現能力開始做起,此間國際轉變的「台灣契機」便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