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安倍成日本史上在任最長首相 蔡英文或可借鏡其「哲學」

撰文:李富茂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1月19日,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任滿2,886天的日子,至此,安倍晉三已與前首相桂太郎(Katsura Tarō)並列日本歷代宰人時間最長首相,在任時間合計達7年11個月。而今(20)日之後,安倍晉三更將任期天數推升至日本第一,打破日本政壇近106年以來紀錄。

安倍晉三成為日本憲政史上擔任最長的首相。(路透社)

對於安倍晉三執政時間能來到近八年,有論者認為,主要安倍內閣主打的經濟優先牌,已落實在日本國內金融、財政、地方創生(編按:結合地理特色及人文風情,讓各地能發展出最適合自身的產業)上,且成效顯卓。

但坦白來說,安倍內閣之所以能夠形成長期政權,說是日本經濟復甦稍有誇大之嫌,畢竟隨手詳查日本經濟數字,各項指針並不突出。至於安倍晉三為何能成為憲政史上在任最久的首相,或許與他致力穩定日本對外的政治情勢有關,進而維繫了日本國內經濟的暢通與流動。

世界在變、眼光要有

眾所周知,現在的時代,是全球化的世代,舉凡國家主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乃至於個人,無不受此影響與限制。換言之,牽一髮而動全身,更難以用過去冷戰思維,來嚴格區分誰是敵,亦是友,因為鐵板一塊的自我定位,是無法應付這深不可測的變局。

安倍晉三次再次上台後,與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圖為安倍晉三與特朗普會面。(美聯社)

而安倍晉三作為日本首相也嗅到這股潮流。當中國崛起之後,使得既有的秩序發生變化,過去一元的世界體系不再復往,任何國家更不可能繞過中國為所欲為的追求己利發展。因此,中日關係的改善,成為安倍晉三再次上台之後,最為明顯的作為。

舉例來說,2012年以前,中日兩國時常圍繞釣魚島(日方稱「尖閣諸島」)衝突不斷,中日關係可謂降至冰點。隨後,安倍晉三奪回政權之後,改變日方強硬態度,積極交流,因此才有了後續多達10次的中日首腦會談,讓兩國關係逐漸升華,進而擴大影響經濟層面,像是2018年,中日簽訂了總金額180億美元的52項合作協議、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日創新對話機制,以及軍事上的互訪等等作為。

日前,彰化縣員林市的員林禪寺參拜,上香祈福。(中新社)

而安倍晉三這種對華關係的態度,有論者將之歸為安倍「哲學」,即為越是有問題,越要不斷地進行首腦會談,不斷見面,這樣才能互相疏通看法,增進了解,解決問題。個別事項的對立不應該影響整體中日間的互惠關係的看法,更是外交上的一種「俯瞰法」。

事實上,釣魚島問題並沒有真正地解決,但是中日越過這個問題加強全方位的合作,這個問題在整體的中日關係中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隨着中日整體關係的「正常化」,釣魚島問題在整體中日關係中的位置就顯得越來越小。

熟悉不一定最對味

同樣的,回到台灣視角,兩岸長期分隔,無論在生活方式、社會體制,或是思考邏輯上,台灣與大陸都像是兩個平行世界。然而,兩岸人民之間的交往遠比中日兩國來的深、來的廣,光是為生活奔波兩岸的台灣人,幾近上百萬。

但作為台灣首腦的蔡英文政府,卻鮮少思考這群移動者,甚至忽略了、漠視台灣這塊土地上還需仰賴兩岸關係的產業,不僅將台灣自顧划進西方歐美格局之中,還為台灣人「畫上」冷戰時空,自以為「進步價值」的先鋒者,批評大陸制度設計,認為「非我族類,即是野蠻落後」。但殊不知現在已是2019年,是個全球化的時代,是個多元並極,更是地區與地區之間相互融合的世代。

蔡英文宣佈競逐連任後的一直在批評北京。(蔡英文@facebook)

就連與台灣同為第一島鏈的日本,都開始調整與中、美的距離,回到戰略互惠關係的原點。相反的,處在中西角力最前線的台灣,卻渾然不知、渾然不覺地身處在這百年大變局中,該如何展現台灣主體價值,只能盲從的跟隨歷史腳步,以為「熟悉的最對味」。

安倍晉三曾在2013年7月7日接受訪問時,稱「日中兩國關係密不可分,正因為存在問題,兩國才更應該進行對話。」同樣道理,兩岸關係存在很多問題,無論從地緣政治角度,歷史角度來看,都是密不可分,還不如勇敢面對它,迴歸到兩岸互惠的戰略原點,才可能超脱自我邊緣化的困局,而蔡英文直至現今,也不需要擔憂她的連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