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觀察】民主能當飯吃? 全在蔡英文一念之間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7月11日,是蔡英文飛往加勒比海拜訪台灣「好朋友」的日子。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這前後12天的行程,來回有4晚在美國停留,創下歷任台灣總統之最。
在「選舉年」有了這個紀錄,蔡英文固然是想強調她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友好,並藉此表現她親手構築的「民主燈塔」是多麼耀眼。可惜的是,燈塔縱使能照亮遠方,卻無法看清腳下處在陰暗生活的庶民。

蔡英文出訪台灣在加勒比海的邦交國。(中央社)

根據台灣親綠智庫「兩岸政策協會」7月17日的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表現、外交政策上,不滿意者均微幅高於滿意者。從整體施政來看,滿意者也不到5成僅41.5%,不滿意者則高達54.5%。

同時,另一份台媒《蘋果日報》也公佈了最新民調,指出若蔡英文與韓國瑜對決,或者三足鼎立(蔡、韓、柯文哲)情況下,均由韓國瑜領先蔡英文10%以上。

也就是説,蔡英文此次過境美國,並在當地大學侃侃而談「一國兩制的失敗」以及「自由民主永續」之際,台灣民眾其實正怒火中燒。

蔡英文可能不知道的事,當她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歌頌「民主與經濟相輔相成」時,同樣來自哥大、全球思想中心聯合主席兼社會學教授薩斯基雅.薩森(Saskia Sassen)早在2015年就提出警告,目前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架構下的複雜社會體系,已讓愈來愈多勞工與消費者不再具有價值,而變得貧窮與被隔離(邊緣化)。而這份怨懟,形成橫掃全球各地的民粹風潮。

蔡英文過境美國紐約,期間曾到哥倫比亞大學與學者及學生對 談。(中央社)

不過,蔡英文對此還渾然不覺,只曉得手上這把「民主自由」的工具,是用來「反共」、「反中」,卻忽略還有其他功能,使其一直在政治的圈子中打轉,未能顧及經濟面向、談不到平等。

這相當程度説明瞭韓國瑜何以用「發大財」及「死都不離開基層」等「庶民」言論就可以帶起「韓流」,並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帶領國民黨取得大勝,也解釋了台灣其它政黨,像是勞動黨、社民黨、綠黨等重視社會分配的小黨也得以在地方議會劄根。

而這波「韓流」也影響了國民黨諸公,除了韓國瑜之外,台灣首富郭台銘也極力宣傳自己是警二代、黑手起家以建立其「庶民形象」;家世、學歷最好的朱立倫也要以「最懂庶民經濟的財經專家」自詡,深怕站在「庶民」的對立面。

韓國瑜引起一股「韓流」,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帶領國民黨取得大勝。(資料圖片)

但蔡英文呢?還是緊抱「政治民主」教條,舉凡台灣內部任何瑣碎議題,矛頭無不指向「中共威脅」,而忽略了台灣社會遺留下來的深層結構性矛盾,而這個矛盾無法單靠蔡口中的「民主」解決,亦無法單靠遠離北京而達成真正的「自由」。

其實,庶民、一般平民老百姓也是在乎「自由」,但更在意的是「經濟自由」,即便「中共」在身邊又如何?兩岸關係會有立即的、天翻地覆的可能嗎?如此巨大的身影,既難以撼動,還不如正視、合作。倘若整天只為了自身政治壽命,因而讓台灣陷入「維護民主自由至上」、「和平發大財」雙方無法溝通的對立之中消磨,那般分裂的台灣,是蔡英文所樂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