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三子」訪台談香港 稱如何「守住底線」比較重要

撰文:李虎門
出版:更新:

1月29日,發起2014年香港「佔領中環」運動的「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等人出席了台灣政治大學舉辦的「雨傘運動與東亞民主展望論壇」,就當前的香港政治進行討論。

2014年香港「佔中」運動發起人戴耀廷(中)、陳健民(左)和朱耀明(右),出席台灣政治大學的活動。(沈朋達攝)

近年來,香港陸續傳出立法會議員被DQ(取消資格),以及本土派政黨遭到港府取締,好似說明香港的參政空間似乎逐漸縮小。

對此,戴耀廷認為,爭取民主的場域不一定要在街頭或立法會,他以近年自己從事的「風雲計劃」為例,試圖將各區議會的候選人連結起來,交流意見,進行培訓;並鼓勵更多人登記為選民,參與區議會選舉,借此改革區議會,由基層影響回去。

戴耀廷也強調,改變香港社會的關鍵,在於公民社會,他也看到許多年輕人以各種另類的方式,投入基層民主工作,這表示越是受到擠壓,越需要創意發展新的方法。

陳健民表示,大家應以更長遠的眼光評斷「雨傘運動」的成敗,並認為只要民主精神能持續下去,運動就未失敗(沈朋達攝)

陳健民則認為,對香港社會而言,現階段較難改變政治制度,最重要的反而是如何「守住底線」:不光是集會結社的自由,也包括教育現場中,老師能否討論六四運動等禁忌議題;新聞現場中,記者能否傳達真實的報導。他認為這是香港目前面對的考驗。

針對日前其他媒體跟拍香港學生組織,指控「港獨勾結台獨」的風波,陳健民認為,這表現出北京對港台的自由社會感到憂慮,但他認為自由的交流仍要持續進行,否則越是恐懼,越容易失去自由。

戴耀廷則認為,這種濫用自由,為專制政權打壓爭取公義的聲音,就是北京力量的展現。而戴耀廷認為,若公民社會力量足夠強大,就可不只透過主流媒體的方式,將信念帶到基層,與之平衡。

至於「雨傘運動」成敗的問題,陳健民則以台灣民主化歷程為例,希望大家能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只要民主精神能夠持續下去,民主運動就沒有失敗。」

戴耀廷則借用陳健民201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最後一堂課的標題——「燃燈人」,指出若「佔中三子」入獄,能點燃更多香港人繼續以公民抗命、非暴力的方式爭取公義,那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多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