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6間無人機廠商訪台 尋求台灣滿足代工廠角色?
26間美國無人系統及反無人機系統製造商的代表團本月22日抵達台灣,與台灣無人機業界代表及政府官員展開為期3天的會議,進行閉門討論。這次會議由美國在台協會(AIT)安排,目的是促進雙方在無人機技術、產業發展及市場合作的進一步交流。台灣業者對此表示,希望能在技術引進與市場拓展方面取得突破,並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綜合台媒《聯合報》、《海峽之聲》公眾號等媒體報道,台灣經濟部及國防產業發展協會是此次台灣方面的主要對口單位。會議議程包含雙邊企業間的互動與合作方向討論,但具體合作內容仍需視各業者的需求而定。台灣業者透露,若能推動更多產品出口,將對台灣無人機產業發展有利,並期待雙方能在技術轉移與生產優勢互補上找到合作契機。
另一方面,有外媒報道,拜登(Joe Biden)政府即將簽署對台軍援計劃,援助金額高達5.7億美元,這是美國歷來對台灣最大的軍援。該計劃正待拜登簽字後生效,主要內容包括無人機及其他軍事裝備的供應。美方的行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被視為美台加深軍事合作的最新舉措。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美國此舉旨在尋找台灣作為無人機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幫助美方打造「非紅色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對無人機的需求激增,但由於美國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零件,生產進度受到限制。因此,美方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尋求台灣作為無人機零部件供應商或代工廠的角色。
然而,台灣防長顧立雄日前也坦言,台灣的無人機品牌並不會列入台軍採購清單,即便合作後台灣無人機產量增加,台軍仍將從美國進口整機。這引發了外界對於台美合作利潤分配的疑慮,有人質疑台灣只是在這條供應鏈中扮演了「代工」角色,真正的利潤仍將流入美國公司手中。
此外,針對美方軍援的內容,有評論指出,雖然美國承諾大規模援助台灣,但過去曾爆出援助的防彈背心發霉及彈藥過期等問題,質疑美方是否會繼續提供劣質裝備。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台無人機合作可能導致台灣普通民眾捲入戰爭,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一部分,無形中增加了台灣承受戰爭風險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