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台灣搶走晶片事業 彭博專欄:若非台企 Nvidia不復存在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日前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時稱,台灣搶走約100%晶片事業,應該付給美國保護費。對此,彭博觀點專欄作家高燦鳴直言特朗普的說法並不正確,更指出若非台灣企業,Nvidia(輝達,又譯英偉達)等美國半導體巨頭今日不會存在。

特朗普受訪時表明,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距離中國大陸僅68英里,要保衛半個地球外的台灣,存在實際困難度,且他希望台灣向美國支付保護費。對於台灣應付美國防衛費用的說法,特朗普進一步補充說道,「我們跟保險公司沒什麼兩樣」,「他們(台灣)非常富有」,以及「台灣什麼都沒有給我們」。

2023年7月,特朗普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曾對美國出兵助台灣表示有所保留,並斥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工作:早該阻止。(Fox News截圖)

高燦鳴表示,特朗普所謂台灣淘空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說法是一種誤解,恐對美台產業關係造成衝擊,甚至反過頭來幫助正致力強化科技業的中國大陸。

他指出,台灣佔全球半導體市場不到四分一,落後美國,但在製造先進晶片方面高佔逾90%。事實上,是美國可追溯至1950年代的外交政策,埋下台灣科技崛起的種子。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指示政府向台灣經濟挹注資金,台灣晶片產業誕生之際,美方也參與其中。

1976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同意以收費方式授權台灣半導體技術,促成聯華電子公司成立,後者隨後成為全球率先提供外部客戶客製化晶片的企業之一。約10年後,曾任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高階主管、擁有美國公民身分的張忠謀創立了台積電,後者是第一家專門替外部客戶代工的晶圓廠,最早期客戶包括全球半導體業巨擘英特爾(Intel)。自那時起,美台科技關係就成為一種互相依賴的共生關係。

重溫輝達CEO黃仁勳訪台:

+5

高燦鳴提到,在1990年代,台積電與聯電向在國內找不到代工廠的美國新興晶片設計公司伸出援手。若非台灣企業,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賽靈思(Xilinx)等美國半導體巨頭今日不會存在。而在過去20年,當美企在發展技術、擴張產能方面停滯不前,台企則投入資金研發新製程,斥資超過2500億美元設廠,大量生產美國設計的晶片。同時,美國真正的對手中國大陸,則被控從台灣和美國竊取技術以協助自身科技發展。

文章認為,台企承擔風險,與美企是合作,而非肆意競爭。若非如此,高通和博通(Broadcom)無法主宰全球通訊晶片市場,輝達、英特爾與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也無法在AI晶片競賽中領先中國大陸。若認為台美經濟史並非互惠關係,恐有破壞世上最重要產業關係之一的風險,進而讓北京有機可趁。

今年為大選年,高燦鳴最後強調,無論誰入主白宮,他都得明白台灣並非競爭對手,而是協助美國科技維持領先地位的最大支持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