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事長交接|劉德音退休前發豪語:華為不太可能超越台積電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4日舉行2023財年股東大會,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將於股東會後退休,並由現任總裁魏哲家接任。有投資者現場提問台積電如何看待華為在晶圓代工的競爭,劉德音答稱,台積電著重是自己發展的速度夠不夠快,台積電永遠有競爭對手,至於華為會不會超越台積電,本來他想請魏哲家回答,後來就直接說,「不用請總裁回答了,應該不太可能」。

綜合台媒報道,劉德音在去年底已預告將於今年股東會後退休,並在今年1月的法說會發表退休感言。劉德音4日在股東會上表示,過去30年,非常幸運能夠在台積電工作,過去30年是一趟非凡的旅程,「我對台積電的經營團隊給予最高敬意,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帶領公司走向更高層次,我能帶領他們是我的榮幸。」

台積電新任董事長、總裁魏哲家(左)、美國總統拜登、台積電現任董事長劉德音。(台積電官網)

劉德音表示,台積電今年又將是大大成長的一年,也是在去年基本較低的狀況下,我們看到全球人工智能、伺服器的建置風潮持續升高,人工智能的應用所造成先進半導體的需求,正是台積電技術和製造方面的強項,對未來幾年成長深具信心。

財報顯示,台積電2023年全年,營收為2.16萬億新台幣(約合5213.2億港元),同比減少4.5%,淨利潤為8385億新台幣(約合2023.7億港元),同比下滑17.5%。受整體產能利用率下滑及3納米產能爬坡的影響,台積電毛利率由2022年的59.6%下降至54.4%。

2024年6月4日,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最後一次主持股東常會,顯得相當輕鬆。(翻攝台積電官網)

而最新的2024財年第一季,台積電實現營收5926.4億新台幣(約合1430.3億港元),同比增長16.5%;淨利潤為2254.9億新台幣(約合544.2億港元),同比增長8.9%。其中,一季度台積電最先進的3nm工藝營收佔比為9%、5nm占比升至37%,整個先進製程收入佔比超過50%。

在小股東發言環節,不少投資者提到最近輝達(Nvidia)和超微(AMD)執行長都在台灣,問他看法,劉德音大笑「你是要破壞我們跟客戶的關係嗎」,重申兩家公司跟台積電關係都非常好,會共同成長。同時,劉德音也透露台積電早在2019年就在廠裡大力推展AI,五奈米、三奈米的廠都有靠AI發展。

魏哲家過去曾表示,新冠疫情催生的數字化給半導體產業帶來嶄新的機遇。(路透社)

另有股東投資人提問,台積電目前有無競爭對手,華為算是對手嗎?台積電有沒有被華為追上的可能?劉德音正面回應,台積電非常認真看待每位競爭對手,是不是華為都沒關係,因為永遠都會有競爭對手。

劉德音強調,由於現在台積電在技術上取得領先,最在乎的一點是台積電進步的速度有沒有比對手快。劉德音接著提到,至於會不會被超越,「就不用請CC(總裁魏哲家)回答了,應該不太可能」。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23年3月16日與暢銷書《晶片戰爭》(Chip War)作者、美國歷史學者米勒(Chris Miller,不在圖中)一同在台北出席論壇。張忠謀稱支持美國拖慢中國大陸半導體科技的發展,但半導體供應鏈也將因此走向分岔、自由貿易受重創。(Reuters)

將接棒董事長的魏哲家會後對外表示,未來首要任務將會盡量往政府關係方面移轉,總裁工作將會移交給夥伴,且會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聊天並學習他的成功經驗。

對於外界相當關心張忠謀是否有給魏哲家任何建議或指示。魏哲家表示,創辦人張忠謀是很傑出的人,我並沒有辦法跟他相比,其次是張忠謀對公司非常關心,「我當然會跟他有聊天,但沒有任何的警告、指示,我會持續跟張創辦人聊天,學習他的經驗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