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香港自然十景評選萬宜水庫居首 大東山芒草大棠紅葉入圍
由香港地方志中心主辦的「香港自然十景評選」結果出爐,西貢萬宜水庫以超過2.7萬票入選,成為十景之中的「票王」。大澳及「香港千島湖」大欖涌水塘的得票緊隨其後。計劃在秋冬季節行山的朋友,不妨去香港自然十景逛逛,欣賞香港郊野之美。
投票在10月16日結束,為期3個月的活動總得票數超過52萬。由全港市民及旅客所投選出最高票數的「香港自然十景」為西貢萬宜水庫的柱石。
第一位:萬宜水庫–萬宜柱石(27289票)
萬宜水庫分別於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東部海峽的東西兩端建有兩條石壩,把中間的海道分隔。這裏被列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範圍,擁有一系列於1.4億年前超級火山爆發所形成的地質奇觀,於國際地質學上具有重大價值。沿途有指示牌介紹一流的打卡景點,包括宏偉的六角柱石群、海蝕洞、海蝕柱,從標尖角山頂更可看到浪茄灣優美的海岸景致。
萬宜水庫東壩附近、糧船灣的東面,則有破邊洲柱石。破邊洲原屬花山的一部分,巨浪的拍打使得岩層薄弱帶逐漸被侵蝕,繼而形成海蝕洞。日積月累,海蝕洞不斷加深,最後穿越花山,形成海蝕拱。重力作用使海蝕拱最終倒塌,形成海蝕柱。
第二位:大澳–大澳遊涌(26913票)
大澳位於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一條漁村。由於位於鹹淡水交界位置,在種植多種本地紅樹物種下,例如秋茄、蠟燭果等,成功地孕育不了少濕地物種,包括招潮蟹、彈塗魚及水鳥等。還有中華白海豚棲息在大澳一帶海域。
第三位:大欖涌水塘–大欖千島(26851票)
大欖涌水塘在興建之前是個山谷,內有不少丘陵。建成儲水庫以後,這些丘陵就變成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當地人認為這裏跟中國浙江名勝千島湖的美景相似,故有「千島湖」的別稱。
第四位:大帽山–帽山雲海(24849票)
大帽山海拔957米,為香港最高峰。大帽山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新安縣志》已有記載:「大帽山,在五都,形如大帽,上有石塔,山中出茶。」「大帽山帳內奇峰聳峙,仰干霄漢。」1936年黃佩佳《新界風土名勝大觀》「新界十景」作「帽山俯瞰」,詩曰:「登峰一覽群山小,指點珠江在白雲。」山頂雲霧繚繞,是觀賞日出、日落之地。
第五位:橋咀沙洲(23518票)
橋咀洲是位於西貢內海的一個狹長島嶼,長約2,500米,由東至西的寬度約500米,最高點海拔136米,兩端各有一個美麗的沙灘。橋咀洲的岩石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礫和熔岩混雜冷凝而形成的多種火山岩。
沙灘盡頭和連島沙洲的交接處有一堆巨礫,主要有流紋岩和花崗岩(石英二長岩)兩種岩石,其中部分花崗岩巨礫展現奇特的龜裂紋,貌似香港的地道美食──「菠蘿包」,因此稱為「菠蘿包石」。連島沙洲會在退潮時露出海面,游人可漫步沙洲前往橋頭,並登上視野開闊的最高點,可俯瞰連島沙洲,亦可環視西貢內海和清水灣半島的美景。
第六位:城門水塘–城門樹鏡(23359票)
城門水塘郊野公園美景眾多,最著名的是倚著水畔綠洲一般的白千層樹林,好天時波平如鏡,可看到水浸白千層的天空之鏡絕景。
第七位:下白泥–白泥觀日(22139票)
下白泥位於新界元朗流浮山,面臨后海灣,對面則係深圳蛇口。潮退後的紅樹林、蠔田、泥灘、沙丘,構成獨特風景線,是看日落最好的地方。
第八位:大棠楓香林–大棠秋葉(21903票)
大棠位於元朗市中心以南,大部分屬大欖郊野公園的範圍,以農地為主。大棠紅葉茂盛,每年10月中至11月期間,楓葉由黃轉紅,景色優美,被譽為「香港輕井澤」。
延伸優惠:獨家優惠$110起|大棠有機生態園優惠親子套票低至半價預訂
第九位:東平洲–東平海角(20681票)
東平洲位處香港最東端,滿是各種由海水長年沖蝕而成的嶙峋怪石。亞媽灣岸上的岩石屬沉積岩,有大概 5500 萬年的歷史。更樓石是兩條約七至八米高形狀獨特的海蝕柱,遠觀就像兩座更樓一樣,因此被稱為「更樓石」。
「龍落水」是一條長長的灰白色岩層,自山腰延伸入水,岩石邊緣呈三角狀,外形猶如神龍蜿蜒下海,因而得「龍落水」之名。在東平洲西邊,海浪沿着破碎帶切割成一個名叫斬頸洲的海蝕柱。
第十位:大東山–大東芒草(19937票)
大東山舊稱「大崠山」、「大洞山」、「大峒山」,位於大嶼山中部,海拔869米,為香港第三高峰。「崠」及「峒」是同義詞,形容大東山山脊不整齊。有説因當年居住在港島扯旗山的英國人常看到夕陽在大東山下降,故譯名「日落峰」(Sunset Peak)。大東山山徑沿着長滿芒草,每年10月尾、11月初是芒草盛放的季節,漫山遍野,在夕陽下金黃耀目。
香港地方志中心以清代《新安縣志》的「新安八景」、1930 年代至 1940 年代的「香江八景」、「香港十景」為基礎,整合拓展相關資料,並邀請 56 位參與《香港志.自然》編纂與評審的專家學者提名30個候選景觀,共分為「山、水、石、鄉、島」五類,再由全港市民和遊客以網上投票方式,每個類別各投選 2 個自然美景,最終投選出「香港自然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