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籃失亞運資格|三名港將吐心聲 香港籃球應如何走下去?
杭州亞運前夕,香港五人男子籃球隊突然得知失去參賽資格。香港籃球總會主席陳瑞添在一次交代事件的茶聚中,寄語球員着眼接下來的亞洲盃外圍賽,並以「沒有亞運打不是天塌下來」形容。
的確,或如主席所言,沒有亞運,香港男籃仍有接下來的亞洲盃外圍賽;但以排名決定席位開先例,卻也是香港隊應何去何從的重要啟示。
《香港01》邀請3位港隊成員,分別有原定首戰亞運、24歲的葉耀邦,以及各具十年港隊經驗的李琪和陳兆榮,剖析球員的想法,同時探討香港籃球應如何走下去。
自1958年東京亞運起,香港男子籃球代表隊共出戰過16屆亞運會,從未缺席,截至今屆杭州亞運「斷纜」。7個星期之間,香港男子籃球隊由出席亞運授旗禮,到落實無緣出戰。對於香港籃球隊而言,亞運是最有機會挑戰的最高水平運動會,即使在3個月後仍有亞洲盃外圍賽,但似乎無法平伏球員對失去亞運資格的失落。
不少網民認為原計劃杭州亞運後退役、36歲的李琪,無端失去最後一次出戰亞運的機會,甚為可惜。但李琪卻不以為意:「我沒有覺得很不開心,要打的(國際賽)全都打過了,我會不會因為今次去到亞運而進步很多?不會,但小將們會。」
李琪:國際賽讓球員知道自己位置
李琪憶起,自己在2011年出戰生涯中最高水平的賽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雖然當時香港隊在小組賽4戰皆北,最後以第22名完賽,當時香港對上該屆冠軍塞爾維亞,最後以46:102大敗,但賽後對方教練的一句話,令李琪大為受益:「你的射波(技術)很好,要繼續努力。」他才發現自己的射術其實並不是太差:「每次大賽都是球員察覺自己的不足和建立信心的機會。」
2015年,李琪加入職業隊東方後成為香港第一射手,李琪坦言做得到這些,都是靠代表香港打國際賽所累積的經驗:「只有出外比賽,才會知道自己的位置,在香港打到『曉飛』都沒有意思。」若球員對國際籃球水平缺乏認知、未曾親身感受自己與外面世界的差距,又如何有目標去進步?因此,國際賽事對香港籃球未來發展,甚為重要。
陳兆榮:「做咗件事」還是「做好件事」?
31歲的陳兆榮與李琪一樣為港披甲超過十年,在港籃無緣亞運後,他在Instagram上表達心聲:「It’s not about us, it’s about those behind us.」(這不關乎我們(能參賽與否),而是關係到往後的球員)然而這一句,已經不是第一次能應用在港籃身上,兆榮苦笑指,由上一次籃總一度決定棄戰亞盃外圍賽,到今次亞運失格,無不讓他反思,「『做咗』和做好,是兩回事」。
兆榮提起近來最切身的例子:「就好像甲一(聯賽)抹地*,(籃球)總會安排工作人員負責拿着拖把擦,但是不是真的能抹乾,還是可以更好的方法?」即使只是一件小事,但往往細節影響成敗,就好似地抹不乾,也會關係到球員場上的安全問題。
*比賽間球員倒地和汗水令地板濕滑,場邊會有工作人員負責抹乾。
葉耀邦: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亞運
李琪和陳兆榮口中的「年輕球員」之一,是今年24歲、自2020年加入港隊,共出戰過三次國際賽的葉耀邦,他直言對失去亞運參賽資格失望:「我今年24歲,但再等一屆我已經快28歲,如果要有機會參加亞運,已經是接近30歲的年紀,特別是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亞運)。」今屆亞運五人籃球雖是突然改制,港隊才失去資格,但若今屆的做法一直沿用——由排名最高的16支參賽球隊直入正賽,對香港極為不利:16支球隊中,取得最後一個席位的是亞洲排名第23位阿聯酋,而香港的亞洲排名是第25,之後不提升排名的話,大概會錯過更多參賽機會。
雖然今次事件,賽會突然是改制,是我們不可控制的因素,但葉耀邦指出,「香港籃球」作為一個整體,本身也做得不夠好。例如疫情間,港隊出戰計算排名積分的國際賽未派出最強陣容、港隊訓練和球會未能配合、球員合作和默契不足等等。
香港籃球也有責任
「你問我:香港籃球接下來(會怎樣)?我(覺得)不樂觀,因為不進則退。」李琪憶道,十年前的香港隊和現在的訓練模式,大致相同,「4000元算不算進步?」
他提及的4000元,是自2018年雅加達亞運後,香港籃球隊受民政事務局推出、目標以「協助隊際運動項目循序漸進地提升成績」的「隊際運動五年發展計劃」資助。當中男、女籃28位球員過去5年平均每周均要出席不少於10小時的訓練,並每人每月獲4000元津貼,可是除了時數增加、球場和資源補貼外,港隊在過去五年未見有「提升成績」跡象。
五年計劃後成績未有提升
近十年,香港男籃的最佳成績,已是2013年亞洲錦標賽(亞洲盃前身)總排名第10,當年僅比日本排後一位,惟隨後一直未見起色,於2015年和2017年分別排名第12和第15。在五年計劃實行後首個國際賽亞洲盃外圍賽2021,面對澳洲、關島和新西蘭三戰全敗,無緣2022年正賽。然而不久前,日本隊已在籃球世界盃以「亞洲最高排名球隊」身份,奪得2024年巴黎奧運男子籃球隊的參賽資格。
可見,雖然港隊在「五年計劃」制定的基本時數之下,訓練有「量」,效果卻不明顯。兆榮坦言,香港隊訓練內容和人數「不理想」,兩者相互影響:「多數射波、走籃、熱身,人數多過10人會走快攻,練快攻處理,然後走戰術。」兆榮解說由於甲一賽季期間,球員大多首選受薪的球會訓練,加上各間球會與港隊訓練日子未能配合,影響到港隊出席訓練的人數。「總會有否與球隊商討,配合訓練時間?」兆榮提出疑問,他認為既然有資源和場地,實行時更應該要從細節入手。
與其派資助 不如改聘更高水平教練
同時,李琪也提出,與其派發每月4000元的資助,不如用作聘請更高水平教練:「我覺得(提升排名)第一步,可以先從職業教練和歸化球員入手。」於職業球隊浸淫多年的李琪認為曾任執教職業隊、國家隊的教練,可以將經驗帶到香港,除了「即食」,同時本地教練與外教合作,也對提升本地教練水平有幫助。
以曾執教南華、現為東方教練的波斯尼亞籍教練巴拿莫域(Mensur Bajramovic)為例,掌南華兵符後為球隊建立一套系統,即使在教練卸任後,仍可見球隊風格一直保持至今。李琪坦言職業教練當中,如曾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國家隊教練的巴拿莫域,本已暫居香港,招攬成為香港隊教練也非天馬行空之談。
參考日本籃協改革 統一青年軍至港隊籃球體系
兆榮則認為,除了談港隊教練人選,更需要思考整個香港籃球發展系統,他認為可以借鑑日本籃球「從下而上」的做法:日本籃協早於2002年公布「JABBA變革21」,分為基層、教練和國家代表隊三部份的改革。當中,日本籃協統一全國籃球體系,文件中列明規範和準則,不同年齡球員的教法和理念必須統一,並定期公布培訓的效果評估。
日本由籃球員小時候已統一教法和風格,球員一步步登上成年隊後,無論選誰也能了解戰術、互相配合。若這套做法能在香港理想地執行,讓青苗、青年隊的球員鞏固一套打法,最後成為「香港隊的籃球風格」,不再使用如「明星賽埋班」的模式。
當前,陳兆榮直言要先着眼爭取2026年名古屋亞運的參賽資格,認為應提早讓三年後正值「當打年紀」的球員提早準備:「我會想從20至26歲的球員入手,除了規定要有常規訓練,更應定下明確(長期和短期)目標。」例如每次訓練的目標、針對性方向等,以至亞運前不同國際賽事的目標成績,審視進度。
改革從來不易。9年前,日本因擁有兩個職業聯盟,仍處於被FIBA禁賽的階段,但在一番大刀闊斧進行國內籃球改革後,已經與世界水平接軌:東京奧運女子籃球奪銀、男籃拿到巴黎奧運門票等,水平早已大躍進;反觀香港,自2020年籃總「改革」銀牌和聯賽賽季時間,揚言延後開賽是要「與世界接軌」後,最終港隊仍因排名低而失去亞運資格。
香港籃球未來將走一條怎樣的路?繼續零散地運作,「有得打就打」,不去思考全盤發展計劃?還是借鏡周邊地區的做法,踏實地前進?這既是當權者要部署,也是值得大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