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詩退役.體壇札記|獎牌可被超越 牛下女車神的意義無可動搖
延期至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香港破紀錄單屆奪得6面獎牌,包括張家朗的男子花劍金牌和何詩蓓的兩面游泳銀牌,本地體壇受關注的程度,近年罕見。
也許李慧詩始終未能獲得那面奧運金牌,但「牛下女車神」多年來以不死拼勁為港人帶來感動,她在香港體育史上的角色和地位,難以撼動。
李慧詩的故事已為港人熟悉:自幼患貧血、因骨折後手術失敗輕度傷殘,出身牛頭角下邨,在香港體壇資源還沒有很豐富的時候,她一路成長、冒起,以一次又一次的表現和成績,成為最受港人關注、影響力最大的香港運動員之一。
令場地單車在香港興起 讓港人一窺世界級面貌
在李慧詩之前,當然早已有一代「車神」黃金寶,他在2006年亞運會奪得兩金,獲政府承諾興建單車館;但2012年倫敦奧運,李慧詩為香港奪得了一面久違的獎牌,作為香港史上第三面奧運獎牌、也是第一面單車奧運獎牌,全城震撼,李慧詩的名字開始為人熟知,「場地單車」也漸漸走進大眾的視野。
單車館2013年底竣工後,2014年,香港第一次舉辦香港國際場地盃,到2016年更首次舉行場地單車世界盃分站賽,到2017年再首辦最高級別的世界錦標賽,其後再有Six Days賽事、再辦世界盃(現稱國家盃)等等。無可否認,正是因為有李慧詩的存在,才能吸引贊助商出資協助申辦這些大型單車賽事;也因為市民都希望一睹李慧詩的丰采,賽事能吸引觀眾入場,才有舉辦的價值,令場地單車這項限制較多、不算主流項目的運動,在香港廣為人知。
最多榮譽的運動員 曾撐起香港體壇半邊天
在李慧詩的年代,香港當然不乏其他優秀運動員,但畢竟奧運獎牌廣獲視為最高榮譽,Sarah也是最受公眾熟悉的運動員,所說是少見的「體壇明星」,而且她一次又一次交出好成績,尤其是生涯中三次奪得代表世界冠軍的彩虹戰衣,無人能出其右。
2017年世界錦標賽,她還在主場奪一面銅牌,對港人衝擊更加強烈;再加上兩屆奧運獎牌、三屆亞運5金1銀1銅、亞洲錦標賽19面金牌、爭先賽20個月不敗等等;在香港,她亦6次獲選香港體壇最高殊榮「星中之星」,說她是香港近年最具榮譽、最受認同的運動員,絕不為過。
現今體壇像百花齊放,爭取到好成績、令港人引以自豪的項目和名字已不止一兩個,但在此之前,不能否認的是,李慧詩的名字像撐起了香港體壇的半邊天,在香港鮮少運動員能穩定地在國際大賽繳出好成績的當時,每次她出賽,「獎牌」像是基本要求,她也讓香港市民一窺「世界級」的殿堂——一個世界級的運動員是什麼模樣、要承受的是什麼壓力、要交出怎樣的態度和努力;同時間,也讓市民看見世界級運動員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會受挫折會掉淚,她的故事觸動了無數港人的心。
李麗珊在1996年奧運奪金後一句「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至今仍滋養着香港體壇,而李慧詩則是用行動,成為港人好一段時間的精神支柱,她的一字一句,都能舉足輕重。當今香港體壇星級運動員湧現,在大賽交出極佳表現,人氣也高;但李慧詩多年來為香港體壇、單車運動發展、以至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影響力,仍然難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