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打破傳統桌球睇波觀念 紅館山頂位又如何 入場氣氛勝一切
2022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圓滿落幕,香港球手傅家俊雖未能於主場奪冠,但決賽日錄得超過8000人入場,打破世界紀錄,更為桌球界示範了全新的睇波及辦賽模式,連火箭奧蘇利雲都驚覺,原來桌球可以提升到更高層次。
今屆香港桌球大師賽,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次——疫情後第一個亞洲職業桌球賽、疫情下首個香港市民能參與的大型體育盛事,更接連刷新了史上最多現場觀眾的職業桌球賽紀錄,由上周五接近5500人,到準決賽超過7500人,決賽更錄得逾8000名球迷觀戰。
「意義重大,這紀錄有一段日子也不會被打破,流傳不到萬世,也會有千世。」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道,他為何會如是說?
香港紅館 Vs 英國Crucible Theatre
原來這項紀錄的原有保持者,正是2017年的香港桌球大師賽,但當時其實只有約3000人。即使英國作為桌球之鄉,多年來倫敦大師賽(The Masters)在溫布萊會議中心(Wembley Conference Centre)或亞歷山德拉宮(Alexandra Palace)舉行,人數卻都從未超過2500。
英國傳統的桌球比賽場地沒紅館大,但講求「親密」。球迷與球迷之間肩並肩坐,球迷跟球手也只得兩三步之遙,甚至有機會就坐在球手後方,一伸手就可觸及。雙方能隨時交流,球手在比賽期間,也能更貼身地感受觀眾反應,所有人幾乎「同呼同吸」。
以位於英國錫菲(Sheffield)、每年舉辦世錦賽的克魯西布劇院(Crucible Theatre)為例,場館僅可容納900多人,卻能營造出難以被取替的氣氛,讓球手又驚又喜,激發比賽動力。沙比就曾這樣說過:「像被人監視下比賽一樣,頸上還能感受到觀眾唞氣。這裏不是最大,但可能是最佳比賽場地。」
The Crucible 容許球手跟觀眾近距離交流,重溫威廉斯當年問球迷拎糖食(0:58開始)
紅館雖可坐更多觀眾,但球迷跟球手的距離拉遠了,就算是最近的VIP位也至少離球手數米,更遑論「山頂位」。有觀眾說基本上只能透過大屏幕睇比賽,更喜愛5年前新伊館「距離近、更凝聚到人」。
然而「見慣世面」的世界級球手,卻為香港有這麼多人喜愛桌球而驚訝,紛紛表示渴望重返這裏比賽。特林普說這最令他難忘,「每打一球,即使差少少打不入,都有人拍掌。」傅家俊也認同,「這舉動在外國未必成日有。知道大家想鼓勵球手,我們都很受落、享受,發揮沒受影響。我能大膽地代表所有球手,感謝香港球迷,你們都表現得很好。」
香港示範全新睇波模式 「像足球賽一樣」
換句話說,這次香港大師賽講求的不是「親密」,而是透過眾多球迷的歡呼聲感染彼此、甚至球手,與慣常未必一樣,卻的確殺出一條新血路。傅家俊說,世界各地傳媒都關注今次比賽場地、人數跟氣氛,Twitter上更有人這樣說,「氣氛好得像足球賽,桌球賽一般根本沒可能做得到。」
奧蘇利雲都認為,香港大師賽改變了桌球,創下里程碑,「讓大家看見,原來桌球比賽可以這樣做,只要配合宣傳,桌球的確可以提升至另一層次,未來英國也可以嘗試。」其實外國不乏大型場地,何以過去沒考慮這種方式?火箭如此總結,「可能英國人太懶了,只有電視直播就可以,即使有小場館,有時也只得30、40人觀賽。」
桌球一直被認為過於沉悶,近年業界討論應如何加入「刺激」元素,香港正正作出了最佳示範,叫人另眼相看。羅永聰形容今屆是破格的嘗試:「我們的製作、電視螢幕、音響設備、燈效、場與場之間的編排等等都是演唱會級數,一般桌球賽不會做到。最重要我們在紅館也全場爆滿,證明這樣做是值得的。」
也許,紅館不是最理想「睇波」場地,但他深信一點,「睇足球在家中睇最清楚,那為什麼要入球場?就是因為氣氛。」
「『山頂』或前排沒大分別,大家都會為球手應否博這一球、追不追到分而緊張,而非看球手有多清楚,離球枱有多遠。入場是要感受,8000多人也可全場靜下來,烏蠅飛過都聽到,但又會一起拍掌,這令人很享受。」
羅永聰透露,世界桌球巡迴賽(World Snooker Tour,WST)一直希望在香港辦排名賽或邀請賽,但未來比賽在紅館或新伊館上演,要視乎比賽形式、市場需求、場地檔期等因素。
他最後道:「如果香港人繼續鐘意桌球,讓桌球更普及,(香港再辦世界級桌球賽的)可能性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