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六類郊遊黑點紙巾垃圾泛濫成災 半路人有三急應該怎樣做?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在行山徑上,哪一種垃圾最多?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發布一項郊野山徑垃圾調查,統計約1.5萬件行山徑垃圾後,發現紙巾類的廢物佔比最高。他們表示觀賞日出及日落的景點情況嚴重,例如馬鞍山的昂平大草地,一地紙巾花,大煞風景。

多謝一班為香港郊野默默付出、一邊行山一邊執垃圾的山友。(顏銘輝攝)

綠惜地球舉辦「惜山競走」活動,由今年1月8日至3月20日期間,動員227人次出動79場淨山行動,在城門、流水響、千島湖、大潭、元荃古道等熱門山徑清理及統計了14,495件垃圾,累計涉足逾一千公里行山徑。他們發現紙巾類是最常見的行山垃圾,數量高達4,592件,佔總量的32%。紙巾類垃圾當中,紙巾有3,101件,濕紙巾則佔804件,另外還有濕紙巾或紙巾包裝袋687件。

在山路兩旁的叢林位置,有時會見到大量用過的紙巾,帶來衛生問題。(顏銘輝攝)

綠惜地球表示,紙巾類的行山垃圾主要來自兩個源頭,分別是一般清潔及消毒,例如進食前後抹手及抹嘴,或者便溺後使用。

這些紙巾類垃圾通常在6種地方出現。在山徑沿路、車輛可達的山徑路旁,以及涼亭等休息位置,就最多行山人士一般清潔或消毒用完的紙巾;而在山徑旁的植物叢及野外露營場地一帶,就主要是行山及露營人士如廁後丟棄的紙巾。至於觀賞日出、日落等的景點位,這兩類的紙巾垃圾皆有。

綠惜地球留意到,疫下多了人「親親大自然」,但部分人欠缺行山禮儀。他們舉例說,馬鞍山的昂平大草地是觀看日出的勝地,假期時的行山客及露營客特別多,但遊人觀賞日出後,往往一地紙巾花,大煞風景。

馬鞍山郊野公園的昂平大草地,是觀賞日出的勝地。(顏銘輝攝)

綠惜地球項目主任潘星宙表示,大家到郊野總希望欣賞自然風景,而非漫山的『紙巾花』,呼籲遊人自備毛巾或消毒搓手液作代替;若無可避免用上紙巾,亦應『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綠惜地球發現,山野垃圾之中,以紙巾類的佔比最高。(顏銘輝攝)

「山野大奇蹟日」義工清徑 馬鞍山顯眼位置撿多個安全套

由零開始建立鞍山探索館 館長Ric見證郊野垃圾問題加劇

潘星宙解釋,很多人認為紙巾會自然分解而隨處棄置,但不少品牌強調產品的強韌度,甚至以「濕水都唔爛」做賣點,掉到自然環境後,可能需數周甚至幾個月才完全分解,亦有礙觀瞻,更應帶走。

行山前先了解行山禮儀:

+11

他表示,以香港郊野用量密集之程度,「未分解已經有下一個人掉」,如人人都認為可自然分解而隨手亂掉,會帶來衛生問題;此外,不少人對濕紙巾存在誤解,認為可自然分解,但其用料主要是不織布,屬難以分解的塑料。

行女婆山遇口罩路標 請山友勿把口罩掛樹上

潘星宙建議,若果行山時人有三急,可以在稍遠離步道及河溪水源之隱蔽樹林,用樹枝挖一淺洞解決,完事後回填泥土,用後紙巾以膠袋收妥帶走;至於露營人士則建議準備「便攜式廁所」,方便事後處理。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行山前先睇路線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訂閱01體育Youtube頻道,了解更多行山及體壇資訊🏃🏾‍♀

山野零垃圾,由你我做起。(01美術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