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徑行山|大潭道出發漫步林蔭小徑 第7段賞大潭海灣赤柱半島

港島徑行山|大潭道出發漫步林蔭小徑 第7段賞大潭海灣赤柱半島
撰文: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出版:更新:

從大潭道出發,繞過石碑山南面山麓到爛泥灣村,初段全是引水道,沒有難度,卻可盡情欣賞大潭港的風光。接着繞着外灣,經過多條村落,包括東丫村、東丫村背、銀坑村和土地灣村。最後沿石級上行到位於石澳道的終點。
長度:7.5公里 時間:2小時

標距柱:H069 - H084

點擊下圖看看港島徑第七段特色風光!

林蔭小徑(漁護署「郊野樂行」網站圖片)
遠眺大潭篤(漁護署「郊野樂行」網站圖片)
+3

導賞點

起點與大潭道交匯,要留意進入本段引水道的小徑,沿石碑山山徑漫步,可近觀大潭港和對岸較高的兩個小山麓,分別為高256米的蓮花井山和稍矮的龜山,高約216米。石碑山高164米,為歌連臣山山脈。山上有一座10米高的大石碑,位於主峰以南約300米的山脊上,與紅山半島一座臨海的石碑山遙遙相對。石碑由英軍建成,作為潛艇操練浮沉之用。沿引水道圍繞爛泥灣而行,那裡有一條小溪流往灣內。到達灣內,有一小徑下行通往爛泥灣村。

大潭海灣(漁護署「郊野樂行」網站圖片)

接着沿泥徑走,從山腰下望多條村落,某些村屋已經荒廢,不復從前的漁港風味。從銀坑村走到土地灣村。土地灣村已改為水上活動中心,可見灣內停泊了不少游艇,十分悠閒。土地灣村內有士多可補給,接着便要走上500多級石階到石澳道的終點。

香港「動物山」大集合:(按圖放大)

+14

大潭灣受到地形保護,風浪較少。內灣與外灣所承受的海浪沖刷程度不同,加上地形因素,使大潭灣形成不同的海岸生態環境,包括卵石灘、沙灘和紅樹林,這兒亦可以觀察到岩岸生態。

交通資料
起點:乘搭城巴14號(於港鐵西灣河站上車)、城巴314號*(於小西灣藍灣半島上車)或專線小巴16M號(於港鐵柴灣站上車),於大潭水塘北站下車。
*只於泳季之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駛
終點:乘搭新巴9號或紅色公共小巴往港鐵筲箕灣站。

【Admin老大眼中10個新手常犯行山錯誤(按圖放大)】

+5

注意事項

爛泥灣村(標距柱H078)、東丫村(即標距柱H081)、銀坑村(即標距柱H082)的十字路口,都可轉入北面小徑通往石澳道。

【文章轉載自「野Guide - 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原文:港島徑第七段:大潭道>土地灣

野Guide】多元化網上雜誌平台!以【香港人視野・香港人足跡】的理念去探索世界,俾喜歡行山露營、運動跑步、綠色生活、生態保育同深度旅遊嘅你!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