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行山路線|登睇魚岩頂出罾棚角咀 眺望飯甑洲經浪茄出東壩
睇魚岩頂,標高233米,列「西貢三尖」之一,倚西灣山西面,下有奇岩「燕子岩」,其南有山嘴伸延入海,南行依次為136米高的長岩頂與141米高的罾棚角頂。罾棚乃古時捕魚用具,地名以其命名,必然與漁業相關,睇魚岩頂更道出昔日之用處。
路線︰西灣亭→吹筒坳→西灣山→睇魚岩頂→長岩頂→罾棚角頂→罾棚角嘴→浪茄仔→浪茄→東壩→西貢萬宜路→鰂魚湖
假日遊人如鯽,往西灣亭村巴即使加班仍無法將乘客全數載走,的士多數坐地起價,花費大半個鐘,方覓得按表收費之的士直達目的地。依麥徑路線前進,於吹筒坳右轉上山,連綿石階也許叫人些許氣喘。遠望蠄蟝石頂,人滿為患,已失去昔日的孤僻。經過蜈蚣地,快速走過同樣人山人海的西灣山山頂涼亭,未幾即棄主徑東行,如牌額山的睇魚岩頂出現眼前。睇魚岩頂的尖,必須從大浪灣觀賞,由此望不能感受其尖。長嘴如手臂擁抱着大浪四灣,連同巍峨的蚺蛇尖組成世界級的風光。
對面是險澗浪茄仔坑,源末之惡壁既碎且陡,行友戲稱為「東天門」(用以比對鳳凰山的「南天門」及「北天門」,但亦有感不妥者,故不建議將澗稱為「東天門石澗」)。邃登睇魚岩頂,此地亦變得為人所知,山頂人群聚集,不得安寧,我們棄休地方,繼續前進。漸降企角頭山嘴,旁邊的罾棚角嘴一覽無遺。下降橫越長岩溪的橫山徑,由此可下望石灘長岩灣,還有罾棚角嘴東岸的巖巉崖岸。在長岩溪兩源相交處休息,好奇沿右源下降至長岩灣,驚覺灘後垃圾多如堆填區,水樽盡掩灘上石膥。回頭上溯主源,瀑壁後有長潭兩個,狹長的坑峽未幾接回橫山徑。我們繼續往長岩頂前進。
▼按圖看清沿途風景▼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行山前先睇路線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訂閱01體育Youtube頻道,了解更多行山及體壇資訊🏃🏾♀
長岩頂至罾棚角頂沿途相當開揚,亦可欣賞浪茄與浪茄仔的數個海蝕隙。一直往罾棚角走,最終會看見整個飯甑洲,還有島上北岸的370號燈塔。此處之崖岸同樣密佈六角柱狀岩石,與花山海岸一脈相承,卻人跡尚罕。被此地風光所吸引,駐足良久至日落西山,強勁海風吹得寒冷,方動身離去。於寧夜中抵達浪茄仔,走過橫山徑到達浪茄,密集露營的燈火多如一個小社區,突如其來的陣風除了吹得滿面沙,還有翻滾的帳幕。再接麥徑,回到東壩,我倆沿西貢萬宜路步出鰂魚湖,天南地北,彷彿又認識多一點。
▼按圖看清沿途風景▼
(編按:此路線路程長,登睇魚岩頂出罾棚角咀至浪茄為小路,多峭壁懸崖,或需手腳並用,屬於較高難度,請行山人士做好準備,量力而為。)
更多東壩一帶行山路線:先登標尖角再看破邊洲 多角度欣賞東壩地質奇觀
相關文章:【行山】朱智賢謝東閔挑戰「一尖三咀過四灣」 26公里由朝行到晚
【朱智賢歸納「八大行山原因」】:
了解近一年全民行山熱潮所製造的問題:
【Admin老大眼中10個新手常犯錯誤(按圖放大)】
行山前,請做足資料搜集。與其問人路線難度幾多「星」,不如問以下問題更實際:
行山前先了解行山禮儀:
教你用「GPS遠足留蹤」服務: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
【本文獲「剎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