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遊記】登鹿頸山俯瞰蔚藍沙頭角海 走進日軍機槍堡戰壕遺跡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兩星期前登沙頭角海背嶺,望向對面的鹿頸山,留意到曾在4月發生山火,西南面山頭光禿了一片,萌起尋找軍事遺跡的念頭。
文:旅行家網站創辦人李以強

以往曾數次登鹿頸山,尋找日軍於1941至1945年佔領期間興建的機槍堡,據高添強先生《野外戰地遺跡》一書記載,山上有一個指揮部及12座機槍堡,奈何往往發現雜草叢生,把戰壕和機槍堡遮擋了,能找到5座已很幸運了。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行山前先睇路線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訂閱01體育Youtube頻道,了解更多行山及體壇資訊🏃🏾‍♀

▼跟住李以強的照片登鹿頸山▼

+6

從鹿頸陳鳳記士多旁的梯級上行,繞過防落石的鐵絲圍網,途中與獨螯蟹狹路相逢,發現牠右邊只剩下2隻腳,幸好大家都冷靜,對視一陣便分道揚鏢。走完水泥石級,居高臨下,藍天白雲,蔚藍的沙頭角海和明鏡般的鹿頸漁塘,風光秀麗,小小山頭竟有如此美景,令人驚喜。

再往上行是陡斜的間草小徑,需小心慢行。在小徑左面的草叢,隱約露出第一座機槍堡,基於防空掩護作用,部份機槍堡上面會蓋上泥土長草。為了避免機槍堡被野草完全遮擋,從背包拿出園藝剪,清除野草,終可看清槍眼了。

機槍堡靠戰壕串連,約2米深的戰壕縱橫交錯,遍布整個山頂,大多被野草遮蓋,遊走時切記小心,我便曾經跌落戰壕,幸沒有受傷。到了山頂的測量柱,眺望遠方,四周環境一目了然。從地理上作軍事審度,鹿頸山與烏石角、山咀後山的軍事陣地連成一線,能全面監控及阻擋來自沙頭角東面水陸路的軍事襲擊。

▼鹿頸山上風光及軍事遺跡▼

+8

測量柱右方受到山火的蹂躪,露出焦土及枯枝,分布在附近的機槍堡也因此展現人前。每座機槍堡雖然設計相若,但會隨着地形方向而變動,分別有2槍眼、3槍眼及子母相連機槍堡的設計,水泥結構保存得很好及穩固。由於乏人打理,有些機槍堡的入口被雨水沖入的淤泥堵塞或者被野生的樹木阻擋,難以進入。

日軍機槍堡的槍眼別具特色,內細外大,從外看,仿似機械人的一雙眼,很有趣。想深一層,殺人如麻的機槍正是從眼球伸出,不期然浮現殘酷的戰爭情景。

指揮部就在測量柱旁不遠,內有長方形辦公室,設有2個槍眼,頂部有2個通氣窗,堡內相當潔淨,相信曾有義工清理。此指揮部基座陷入地下,比其他機槍堡更隱蔽。指揮部旁有一口水井,水滿及邊,心中疑惑,在此山頂位置,水從何處來。

▼從鹿頸山落南涌▼

+8

山頭遊走尋覓,避不開焦枝,弄得褲腳沾滿炭灰。山火後的先鋒植物如芒萁、茅草及蕨類等已叢生處處,為焦土點綴翠綠。俯瞰南涌,魚塘和田園填充了此片廣闊的內灣,小村落分布四角,其中一處炊煙裊裊,正是鄉村本色。

遠處傳來響雷聲,烏雲籠罩,並灑下稀疏的雨點,趕快下山,小路左右發現2座小型機槍堡,如不是山火燒去野草,很難被發現,到此共找到10座機槍堡,非常滿足。再下見一石碑刻有「張宅」,相信是南涌張屋村地界。

穿過殯葬區,到一分岔路口,決定往南涌方向走,因部份山路陡斜崎嶇,需小心。到了林屋村,躲在屋簷下避雨,四周一片靜謐,享受此刻的心境平靜。雨停後漫步鄉間小路,山林倒影在平靜的小溪或塘面,風光旖旎,樂在其中。到了南涌天后廟,沿海邊車路行到沙頭角公路,乘車很快便回到家了。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作者為旅行家創辦人】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

+13

夏天行山必備12件小物(按圖放大):

+7

看圖比較消委會測試的15款Sports Bra:

+10

看圖比較消委會測試的15款運動上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