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區學界D1游泳賽昨日(25日)圓滿落幕,泳手的血汗為校換來榮譽,拔萃男書院以及拔萃女書院分別再續27和32連霸。這一天做着應為最熱血和重要的事,不論泳手還是打氣團,每一名學生都帶着榮光歸校。
港九區學界D1游泳賽,感受中學生熱情激情。(01美術製圖) 港九區學界D1游泳賽決賽日依然於九龍公園游泳池上演,半日已有6項新紀錄誕生。(張倩儀攝) 打氣都要回氣,但一方面緊張池裏的泳手成績,又要緊張NBA,卻更喘不過氣來。(張倩儀攝) 劉平治激動的一瞬,全因這一秒他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學界紀錄。(袁志浩攝) 卓銘浩繼初賽的男甲100米自由泳後,決賽日再打破200米自由泳紀錄,差點刷新港績。(袁志浩攝) 比無奈更無奈的局面,就是中途鬆脱的泳帽依然在「原地」,然後自己要再游出中心撿回來,心中不禁說了句「加油」。(張倩儀攝) 專業的學生拍攝團隊,也是讓大家歎為觀止的其中一環。(張倩儀攝) 即場影,即場執相,跟所有的體育記者無異,一樣專業。(張倩儀攝) 受盡限制的學生攝影及直播團隊,仍然在有限資源下發揮小宇宙;不同的是,記者受薪而他們並沒有,努力只為做出好作品。(張倩儀攝) 但也有同學犧牲午飯時間,響應「人鏈」活動表達訴求,因為中學生是人,更是香港人。(張倩儀攝) 學體會新加的限制,在其他人眼中是安全考慮,但在學生眼中是白色恐怖,所以來光復學界。(張倩儀攝) 近二百人的人鏈引來途人駐足,有贊有罵;被大罵「敗類」,十來歲的他們也冷靜做好自己。(張倩儀攝) 下半日賽事繼續,回到看台他們還是活潑的中學生,為奮戰的泳手叫得聲嘶力竭。(張倩儀攝) 男生的力量和團結實在在打氣中體現,看台上普遍男校比女校的氣勢強。(張倩儀攝) 旗幟也不停在空中飄揚,即使汗流得襯衫都濕透了,也不能怠慢。(張倩儀攝) 整齊的校服、口號、拍手,想說你們真的太霸氣。(張倩儀攝) 男拔口中叫著「DGS!」,女拔口中也叫著「DBS!」,男女拔互相幫助怎樣聽起來這麼理所當然。(張倩儀攝) 拔萃氣勢如虹是集眾人之力的成果,是就算記不住大家的口號也要出把聲的義氣。(張倩儀攝) 如果男女拔聯手可以叫做理所當然,那麼協恩中學和英華書院的合作呢?(張倩儀攝) 瑪利諾修院學校繼初賽日僅得「小貓三四隻」後,決賽日有增添「兵力」但也只是約十個女生,仍然歌聲不斷。(張倩儀攝) 不要小看打氣團或啦啦隊,霸氣不比運動員弱,付出也真的不少,有着「聲只為你沙」的決心。(張倩儀攝) 若「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享受必定是第三重要,泳手、啦啦隊,我想能入場的人都會很珍惜學界的氣氛。(張倩儀攝) 就像歐鎧淳說的:「熱情激情都會記很久,這種熱誠,是以後未必能找到,所以就要回來。」(張倩儀攝) 剛好目擊到卓銘浩帶着男拔萃的校旗跑到跳台,「偷偷地」揮起,隊友也參與其中,畢竟努力這麼久,練水這麼辛苦,為的就是這一刻。(張倩儀攝) 歐鎧淳有求必應,也應男拔的要求來一張自拍。(張倩儀攝) 男拔「宣示主權」後,27連霸王朝不滅。(張倩儀攝) 下水慶祝真的少不了,就像生日抹奶油一樣,拜拜。(張倩儀攝) 男拔隊長(左起)徐暐智、莫亦朗及伍棹然3名準畢業生被先後推落池中慶祝,濕身捧起獎盃也難掩喜悦。(張倩儀攝) 香港國際學校今屆再戰D1,擊敗德望學校奪季。(袁志浩攝) 「大家做到最好便可以了。」隊長黃楚瑩直言;成績難以保證,但做到最好就能說一句無悔。(袁志浩攝) 不用多說,不用說一字一句,這一秒只要一個擁抱。(袁志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