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專題】從柬埔寨進步看香港青訓 正視問題尋找出路

撰文:袁志浩
出版:更新:

每屆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都是港足測試自己、見識鄰近國家足球水平的機會。港足今月初作客世界排名170位的柬埔寨,遭對手以1:1迫和,球員們體會到甚麼?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或許結果並非代表港足退步,而是柬埔寨進步神速而已。在經濟及環境條件明顯較低之下,柬軍為何能逐漸追上港足步伐?香港足球又可做點甚麼?
兩位有份作客柬埔寨的港足年青球員徐宏傑及孫銘謙,有他們各自的看法。

自從前日本國腳本田圭佑上年8月起執教柬埔寨,他與副手菲歷斯銳意改革,9月世盃外大軍名單中,兩人放棄徵召人氣球星帆榙納加(Chan Vathanaka),以多位U23球員組軍。記者早前在柬埔寨金邊採訪時,曾就此詢問球迷意見,有人認為選兵應以狀態為主要考慮,認同教練需作出取捨,「我們知道柬埔寨需要建立一支強大且以狀態為基礎的球隊。球員若想入選,便要自己爭取,作為『真』球迷,我認為這沒有問題。」

本田圭佑(右)因欠缺國家隊主教練所需牌照,名義上只能擔任柬埔寨領隊,主教練一職由副手菲歷斯出任。(資料圖片)
發展需要過程,當定下遠大目標,就毋須太注重眼前成績。
柬埔寨球迷

值得留意的是,柬埔寨陣中並沒有入籍球員,且重用年輕球員也有根據。柬埔寨青年梯隊近年成績穩步上揚,今年8月的U18東南亞青年足球錦標賽中,柬埔寨就先後擊敗近年進步極大的越南及泰國,創造出球迷意想不到的佳績。球迷自然表態支持:「無論是否願意,也不能否定年青球員就是未來。我當然想取勝,但這需要經歷一些過程,當定下了更遠大的目標,就毋須太注重眼前的成績。」

柬埔寨青年梯隊近年成績穩步上揚,成年隊重用小將,獲得球迷及足總普遍認同。(資料圖片)

一)選兵準則 未來、成績二揀一?

柬埔寨目標明確,以「未來」為重心;對比起香港隊,究竟選將前提是為了將來,還是眼前成績?

從麥柏倫在友賽中華台北前首度公布的初選名單來看,這位芬蘭籍主帥願意向年青球員提供機會,羅梓駿、孫銘謙、袁皓俊等,都是首度獲大港腳徵召,最終部份球員亦獲派上場。可是麥柏倫近期在接受其他媒體訪問中談及,足總希望他以取得成績為首要任務,因此在這次世盃外徵召了不少具經驗球員。

港足目前防線上仍依重入籍兵,能勝任後防多個位置的徐宏傑是少有站穩正選的年青球員。(資料圖片)

老將入籍兵自有作用

港隊近年雖引入年青球員,惟防守線上老將佔的比例較多;相反柬埔寨守衛兼隊長維素爾(Soeuy Visal),年僅24歲已曾代表國家隊出戰近50場賽事。22歲的徐宏傑,是這次世盃外港隊正選後防線中唯一較年輕的球員,至今代表香港成年隊的次數暫時仍是個位數,他說:「柬埔寨強調團結,整體執行力要夠強;港隊有入籍兵也很團結,他們也是香港人,只要合乎球隊踢法便沒有問題。不過,始終數年後我們是當打之齡,年青球員需要更多機會、時間去磨合。」

港隊小將孫銘謙被視為港足近年重點培訓對象,他卻認為香港沒必要完全效法柬軍的選兵準則,「年青球員在場上很容易慌亂起來,有老將提場作定海神針,把球傳給他們也感覺更安定;若全隊由年輕球員組成,只會自亂陣腳,踢不出部署及效果。」

足總、球員跟球迷看法未必一致。本地球迷在選兵問題上意見兩極,當教練派遣老將,部份球迷會認為教練不重視培育接班人;若教練重用小將卻落敗,又會遭球迷批評用人不當。若說柬埔寨的進步是來自球迷跟足總的支持,香港在這方面或許需要一個更一致、更鮮明的長遠目標。

港足世盃外作客柬埔寨圖輯(按圖放大)

+10
犯錯與否並不重要,如果你們勇於踢出自己的風格,我就會尊重你。
柬埔寨領隊 本田圭佑

二)心態影響踢法?

「柬埔寨很放膽用波,各個球員都能配合。我們在速度及體能上輸蝕,球員踢到抽筋。」徐宏傑這樣評價柬埔寨的表現。相信有觀看港足對柬埔寨的球迷,都對其傳球入楔踢法印象深刻。柬軍全場大部份時間控制球賽,利用走位與組織撕開港隊防線,若非埋門一腳欠奉,或可再攻破港隊大門。「本田除選用更多小將,他也帶給柬埔寨不一樣的踢法。球員們的思維改變了,更有信心去短傳、控制皮球。這或許是我們進步的原因,也是球迷渴望看見的。」柬埔寨球迷如是說。

無論是首圈鬥巴基斯坦、次圈迎戰香港及巴林,柬軍面對壓迫依然堅持踢法。外界普遍認為這跟本田圭佑帶來的新戰術風格不無關係,近日這位日籍領隊在社交媒體發放自己激勵球員的片段,他指着自己胸口,向球員強調成功與否,並非全因水平高低:「我們談的是這裏(心態)。犯錯與否並不重要,但如果你們心生恐懼,我會生氣。如果你們勇於踢出自己的風格,我就會尊重你。這就是我們的法則。」

港足球員在迎戰柬埔寨時受制於對方壓逼及快速入楔,部份球員戰至尾段都略現疲態。(資料圖片)
傳球後就彷彿完成任務,沒有走位去讓隊友踢得舒服點;若隊友被偷波,沒想過自己也有責任。
港足小將 孫銘謙

習慣主守 思維存差異

說到懂得激勵球員的主教練,相信香港球迷會想起前港足主帥加利韋特,曾獲這位英籍教練指導的港將,均指他的每一句說話、每一個動作,都能向球員注入無窮信心,令球員面對強敵都自覺可以取勝。韋特曾帶領港足殺入東亞足球錦標賽決賽周,惟其後揮袖而去;接任的麥柏倫外表上雖予人嚴肅的印象,但從作客柬埔寨時可見,他在練習時不斷鼓勵及讚賞球員,比賽前亦會在場邊跟球員圍圈「Team Talk」,球員私下都說他「認真時認真、幽默時幽默」,且對麾下球員投以無比信任。

因此徐宏傑認為,港足在心態上不輸柬埔寨,「或者港隊在控傳方面可更放膽,但我不太認同港足心態比別人差。每次比賽球員落場一定會搏到盡,以伊朗那一場為例,即使實力確實有距離,球員也不會未踢先認輸。」可是他認為港將多年來較擅於踢防守反擊,若控球主攻反而有點不習慣;加上香港青年或學界賽事,球員主要依靠「屈高(身形優勢)」或力量佔優而取勝,鮮少講求風格、組織。若未能自小培養相關的意識及打好基本功,要球員成年後掌握傳控踢法,絕非短時間可做到。

孫銘謙則指港將跟對方有一個小差別,足以造成影響,「柬埔寨球員傳球後會知道下一步應如何走位,但香港部份球員在傳球後,就彷彿完成了的任務,很少走位去讓隊友踢得舒服點;其實隊友接球後又被搶走,也可能是因為傳球者未能提供足夠支援。」

加利韋特(左)是近年最能激勵球員鬥心的港足主帥,曾經每當港足取得入球,球員都會走向這位英籍教練前相擁慶祝。(資料圖片)
麥柏倫於賽前亦會跟球員圍圈激勵士氣。(資料圖片)

那長遠來看,香港應該如何做?

港足主帥麥柏倫在鬥柬埔寨後曾說過,對方踢法是近年發展的成果,並指港足在建立風格上只在起步階段。不過香港政府早於2011年推行為期3年的《鳳凰計劃》,及後由《五年策略計劃》接棒,當中十大重點目標的其中一頂,正是「發展出一套一致的足球風格,並推廣至全港足球發展的不同領域,提升各級別的競技水平」。為何來到《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港足仍然是「起步階段」?相反柬埔寨在短短數年間卻能漸見成果,港足應可借鏡。

本田圭佑於柬埔寨成立足球學校,並成為聯賽球隊班主,由下而上改變國家隊踢法。(相片來源:Soltilo Familia Soccer School Cambodia Facebook)

三)青訓系統的啟示

本田圭佑在2016年於柬埔寨成立其足球學校「Soltilo Familia Soccer School」,在全國為年齡介乎4至15歲的小童及青少年提供足球訓練,加上他收購柬埔寨超聯球隊Soltilo Angkor FC成為班主,從下而上為當地足球注入日本系統性訓練元素;而自本田投身柬埔寨足球發展後,引得不少外籍教練加入,攜手為這個東南亞小國帶來轉變。

有柬埔寨球迷認為,本田圭佑建立的青訓系統,不單只講求練習內容,「我們的青年軍能強大起來,是因為本田同時重視球員的飲食、健康,他帶來了各種高科技及科學化的訓練模式。他的經驗也大有幫助,球員能在聯賽中站穩陣腳,聯賽水平提高的話,代表隊自然也會提升實力。」

柬埔寨的足球訓練中心提供食宿及供書教學,自然吸引小朋友投入訓練。柬埔寨發展模式雖不可能照辦煮碗,但香港似乎欠缺願意投資的人,徐宏傑說:「東南亞國定對足球發展應愈來愈重視,政府或持分者對足球的投入,是進步原因之一。若香港足球想進步,政府便應加大投入及關注度。」

孫銘謙近一年由學界跳上港足舞台,他是港隊的重點培訓對象,麥柏倫最近兩次選兵,他皆榜上有名。(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青年聯賽一至兩隊獨大,這些球隊的後備兵可勝任其他球隊的正選,現在卻因欠缺機會而很難進步。
港足小將 孫銘謙

港青訓依重球會 青年聯賽實力懸殊

過往銀禧體育中心(後易名香港體育學院)培養出李健和及歐偉倫等球星,惟足球遭剔出精英項目後出現青黃不接。目前港足由U10至U23共有7個梯隊,不過孫銘謙指青訓上主要依賴球會,「梯隊最小才得10歲,小朋友由6至7歲起訓練,第一步必然是加入球會。球會培養有潛質的球員,足總最後才從中挑選。」

現時多間外國球會在本港設立足球學校,惟大多只屬於「興趣班」性質,很難跟職業足球接軌。孫銘謙更坦言,即使球會也有類似情況發生:「以傑志為例,一個年齡層中可能只有很少球員升上一隊,最主要是一隊沒有太多位置,其他球員只可到較低組別落班。」

孫銘謙認為,香港青訓問題在於青年聯賽,「聯賽有一至兩隊獨大,最好的球員都集中在這些球隊,實力很不平均。獨大球隊的後備兵,在其他隊的話可勝任正選,現在卻因欠缺機會而很難進步。」他表示若其他球隊能有投入更多資源,吸納部份球員,形勢將變得緊湊,相信亦對所有球員成長都有幫助。

足總青少年聯賽球隊實力懸殊,去屆U18組別就曾出現過15:0的賽果。(相片來源:香港足總)
每位主教練風格都不同,往往找到合適踢法,卻沒足夠時間了解及訓練便離職。
港足後衛 徐宏傑

香港青訓應如何入手?

若香港跟隨標準化的青訓系統,又有沒有成功的可能?徐宏傑以日本及韓國為例,指出若各梯隊跟成年隊都建基於同一套踢法,甚至延伸至球會,球員才能適應,「長遠來說香港足球應在青訓系統做起,首先是尋找一套合適的踢法,再從小貫徹地培養;而訓練時數亦應增加,若一周只訓練一至兩課,在基本功及體能上已輸蝕。」孫銘謙補充,足總或可從青苗計劃入手;但他指出這方法亦有壞處:「並非每位球員都適合傳控踢法,這樣做或會埋沒高大衝鋒型的球員,很難取捨。」

不過在實踐層面,香港仍面對兩大難題,首先是足球界缺乏資源,場地方面,縱有將軍澳的足總足球訓練中心為代表隊及球會提供更多場地,仍難以完全提供充裕的場地及增加訓練時數;另外,港隊主帥更替頻繁亦是一大障礙。港足在金判坤兼任主教練及技術總監年代,曾要求男、女子代表隊,無論是成年隊或梯隊,都建立同一套風格,但未見成果,金帥已離隊,繼任的加利韋特到現任的麥柏倫,戰術風格都迴異。徐宏傑稱:「我認為港隊近年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是主教練轉換得太頻繁。每位教練的踢法與要求都有異,往往找到合適踢法,卻未有足夠時間了解及訓練便離開,否則相信進步會更大。」

新上任的足總主席貝鈞奇,有意為港隊訂立長遠目標,惟連提高港超聯入場人數等多年目標都未實現時,晉身世界盃是否太遙不可及?(資料圖片)

足總主席貝鈞奇早前透露,港隊已訂出打入2034或2038年世界盃決賽周的長遠目標。徐宏傑對此有以下看法:「目標必須具體地去實行,真正行動才算支持。個人而言,目標不應建基於排名上,要讓外界看到我們明顯進步,不再浮浮沉沉。簡單來說是建立一套踢法,像柬埔寨般令人欣賞、讚嘆。」

當鄰近國家水平開始追趕甚至超越香港,盲目追求眼前成績或已不切實際,也許是時候「砍掉重練」,港足年青一輩的聲音,值得掌管香港足球發展者聆聽。

港足主場鬥亞洲一哥伊朗圖輯(按圖放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