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系】山不在高 思考人與自然關係才更有意義
「山系女生」,一個近年愈來愈常見的詞彙;
更多人嚮往融入大自然的生活,是一件好事;
然而享受野外生活同時,所謂愛護環境,可真純粹參與其中,行行山拍幾張相片、hashtag一句「LoveNature」、post上社交平台,推崇自然的享樂便功德圓滿了嗎?
對於山系Blogger Melody(鄭律韻)來說,遊歷山野可不再是個人享受,更成為「啟發三觀」的人生態度。
攝影:曾柏熊
除了推崇「環境友善」的山系Blogger身份,Melody本身是園景設計師和模特兒。初次跟她見面時,我對她有兩個主要印象:她的膚色白皙得驚人,這個聲稱不論假日與工作都跟山野樹林打交道的女生,日曬雨淋,緣何可以白成這樣?這個模特兒是如何保養外觀?然後,跟她談話,她似乎總是「慢半拍」地發呆,不是沒禮貌,卻總像常處於欲言又止、若有所思的狀態。但當走入山野,反而會顯露她最悠然自得、豁然開朗的一面。一路上自己哼着歌、拍起照,好不快樂;後來跟她相處久了,才發現,正是這種性格,她才找到當下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按此下載《香港01》App 登入01齊跑
用里數換運動潮物兼海外馬名額 按此了解01齊跑玩法
很多事情都跟環境友善一樣,可能有生之年都未必看到改變,但這就代表可以放手,什麼都不做嗎?
登山啟發「環境友善」生活追求
瀏覽Melody的社交平台,山野相片與感言固然是主旋律,除此以外,就是她分享個人生活上的「環境友善」貼士。如何用樹枝取代塑膠牙刷?符合怎樣的產地、生產碳排放、耐用、可回收等因素才算是真正環保產品?種種話題,她都十分重視。Melody經常將「環境友善」的概念掛在口邊,並形容這種追求與一般所了解的「環保」不同,分別在於後者是以減少污染和浪費為前題的生活方式,前者則更著重由污染和浪費的源頭開始著墨,例如減少使用塑膠飲管是「環保」,日常自備可重用餐具就是「環境友善」了。
Melody之所以開啟「環境友善」的生活追求,可從大學時代認識到一班山友而開始山野生活一刻說起。
IG打句 #LoveNature 就是愛護大自然?
如果要找一個詞語形容自己,Melody說是「迷茫」,相信跟很多在探索成長過程中的年輕人一樣,Melody說自己的中、小學時代活脫脫就是一個廢青、宅女,只知道要完成家人的期許而讀書,卻又不知到底為什麼要讀書,生活漫無目的,不知為何而活。她總在腦海中鑽研這類問題,想得着迷了,很多時甚至不自覺地忽略了外界的人和事。直至升上大學,18歲成年了,好像什麼事情都未做過。那時剛好結識一班喜愛行山的朋友,慢慢遊歷一座又一座香港的山嶺,令她憶起小時候跟家人遊山玩水時之無憂,在自然的壯麗之中,渺滄海之一粟。亦在這時候,Melody好像找到真正安寧的生活方法。
「我為人很貪心,上一次山總不甘心行完就算,最起碼都要拿起相機,拍下親歷過、享受過的壯麗畫面,回家再跟網友分享,hashtag打句『#LoveNature』。雖然的確可以吸引更多人為了一睹這些景貌而投入山野的生活,但我想深一層,『享受』大自然就代表『愛護』大自然嗎?平日的生活又是否符合口中所說的愛護大自然?現代社會發展已經不斷以環境的破壞作代價,如果我們真的愛護大自然,卻不將這種喜愛貫徹到日常生活中,這些美麗的自然景像亦很難繼續存在。」Melody說。
行山最強裝備 準確路線導航 【Suunto特約】支援4衛星導航 邁前一步的Suunto 5運動手錶
人在山野身不由己
幾年間,Melody由香港的山野起步,足跡踏遍台灣、日本、馬來西亞、俄羅斯,多數都是自己一個人走,她認為這樣才是最完整享受山野的方式,她說:「我就是一個經常陶醉在思考之中的人,時常不自覺地發呆,但日常社交不可以總是這樣,反而當我一個人身處野外,就沒有這種顧慮。一個人面對漫山遍野的樹木,哼歌也好、自言自語都好,樹木都不會有反應,這就是我感覺最自在、最舒服的時候。」
有一次,Melody隻身遠赴台灣,計劃登上台灣第二高峰「雪山」,欣賞半夜的銀河星空,以及第一高湖「翠池」。這一次,卻成為她覺悟最深刻的經歷。她說:「這時我大約行了一年山左右,經驗不太充足。一路上遇過不少台灣、新加坡等地的登山客,他們都很奇怪為何一個女生獨自登山。入黑後,我到達三六九山莊過夜,方發現身處高山上,原來早晚的實際體感溫差如此巨大,只好將身上所有衣物以至背囊都披到身上抵抗低溫,天亮時依然疲憊不堪;然而或許年少氣盛吧,就是不甘心就此放棄,於是頂着疲倦的身驅往翠池出發,雖然成功到達,傍晚沿去程道路回去時,日落西山的黑森林也確實不宜久留,於是我又急又累趕回營地,走到山屋門前甚至已經累得直接倒下,義工們都擔心我是否高山反應,是否要想辦法將我運下山。慶幸當晚充足休息後,第二天及時回復體力離開。」
為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活
這次經歷,沒有嚇怕當時登山經歷尚淺的Melody。相反,除了令她更重視登山體能、準確路線導航、好好計劃行程等基本要求外,更重要是過程中的反思。當很多人還在考慮生活間要否「愛護、尊重自然」的問題時,或許真的太過夜狼自大。原因是,人類處於大自然當中實在太渺小,稍一不慎,隨時被吞沒了亦無人知曉。大家應該搞清楚先後次序,大自然不會因為人類而被消滅,而是當大自然失衡帶來的環境變化,足夠令人類滅亡。這種感悟令Melody認知到,當下最有意義的生活,就是由自己開始,好好地活出「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可行的話就將它推廣給身邊所有人。縱使一個人的力量不能為大環境帶來什麼改變,但Melody始終深信,只要自己認定是對的事,即使有生之年都未必看到改變,亦不代表可以放手什麼都不做。
回首過來 最想探索還是「屋企後山」
幾年間,由台灣的雪山、玉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再到俄羅斯的厄爾布魯士山、美國的優勝美地等等,Melody用腳步走過不少地方。但當問她還想好好探索的地方,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竟然是她自以為熟悉非常的「屋企後山」——九徑山。她說:「小時候爸爸帶我行山都很沒新意,走來走去都是九徑山,十多年來走過很多遍,一直都以為自己對它很熟悉。有一次周末,我即興上山走走,四周探路,反正肯定自己知道方向下,見到似路的地方就走進去,結果走入了一個沙坡處,沿沙坡往下走到了一個懸崖,舉目無路,無可奈何只有回到剛才地質鬆散的沙坡往上跑,沿一路走來的路離開。然而在我腦海之中,那個懸崖下是一片我從未見過的森林,我從未想像過生活的地方附近竟會有如此壯麗的景觀,可惜當時身上沒有相機,未能拍下來跟大家分享。及至現在,我依然很想找回當時意外到達的這個懸崖,但印象中已經找過3、4次,還是找不到。大自然的複雜程度遠超我們想像,千萬不要輕視屋企的後山。」
很多山人都會形容,行山愈多,就會愈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曾經用腳步征服過什麼地方,真的不是最重要,反而能夠從中領悟到一種真正融入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最舒適的節奏,對Melody來說才是野外生活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