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珊奧運風帆奪首金20周年 「風之后」精神救港
編按:1996年7月29日,李麗珊在阿特蘭大奧運會的滑浪風帆項目為香港贏得首面、也是歷來唯一的奧運金牌。20年匆匆過去,但「珊珊」堅毅不屈的精神,及其「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的金句,香港人從沒忘記。趁着今天是「風之后」奪金的20周年,我們找來當年曾親身採訪她創造傳奇一刻的記者,書寫香港在奧運曾經的輝煌。
撰文:毛雨晴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曾採訪1996年奧運,直擊李麗珊奪金過程
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
1996年是香港最壞的年代,八仙嶺與嘉利大廈兩場大火奪走半百條人命;內地旗兵橫行金舖,持AK47與警員駁火的場面屢屢成為頭條新聞;回歸在即,人心出現前所未有的散渙,外國護照及居英權成為大部分港人極力追求的「護身符」⋯⋯偏偏在這一年,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作出「零的突破」,為香港摘下百年奧運史上首面金牌,叫惶恐迷惘中的香港人,尋回失落已久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李麗珊整個奧運摘金過程中,有兩幕最能觸動港人心靈,第一幕是她完成第8場比賽篤定封后,衝線一刻忘形連環振臂高呼,登岸後激動地與教練艾培理和隊友黃德森(後來的丈夫)擁抱,繼而疾呼:「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叫這個小島的市民驚覺,原來香港有能力出產奧運金牌選手。7月29日這一天,港人與李麗珊雖然天各一方(珊珊身處美國薩凡納,地球儀上差不多與香港呈正對角),但彼此彷彿已連成一線,同喜同樂同灑淚。
「若從頭選擇,不會再做運動員,太辛苦了!」
二幕是頒獎當晚,珊珊站上冠軍頒獎台,看着最後一次在奧運服役的香港米字旗徐徐上升,伴隨雄壯中帶點悲涼的天佑吾王樂曲,她與現場採訪的香港體育記者不禁熱淚滿眶。對珊珊而言,情景勾起了多年來訓練時承受過的無數苦楚;她事後感觸說,若能從頭選擇,一定不會當運動員,因為實在太苦了!
對香港體育記者而言,這一幕讓我們感覺高攀不來。在此之前,香港健兒參加奧運只有陪跑份兒,能打破幾個香港紀錄已算揚威異邦,出外採訪大賽被人ignore慣了,怎料到忽然成為國際焦點?當時有位美國男士向我說:「想不到你們(香港)也有這種運動員,你看,我很高興拿到她(李麗珊)的簽名!」珊珊不單令香港人抬起頭,也叫香港體記地位三級跳。
李麗珊創造歷史,被封為「香港精神」典範,然而香港精神又是什麼?勤奮、拚搏、迎難而上?筆者當年現場體會到的「李麗珊式香港精神」,有以下5個更深層次的意義:
謙虛務實:李麗珊賽前已登上世界滑浪風帆冠軍寶座,早被視為奧運金牌熱門之一,但她每次受訪時總是語帶謙遜,只說會把過去學到的在比賽中運用出來,希望為香港拿到一面獎牌;然而到真正比賽時,卻又「火燭車」上身,面對紐西蘭的芭芭拉簡度和中國的李科等勁敵,由始至終寸土必爭,每當看見她咬緊牙根腰馬合一運勁揚帆猛進,你會明白金牌才是她那杯茶,只是一直藏於心底。
堅守原則:為了專心一致應戰,李麗珊賽前和比賽期間決心「閉關」,謝絕一切傳媒採訪,第一大台、第一大報也無面畀;位於賽場內的香港風帆隊大本營更被列為傳媒禁地,話說薩凡納天氣不穩,從風雲色變到暴風雨來襲只有短短5分鐘,有一次記者見大風雨將至,欲借香港風帆隊營地一避,結果被善意勸離。後來珊珊載譽歸來,不少商戶趁機叨光,向她贈送大量贊助與禮品,惟大部分都被她拒諸門外。李麗珊從不賣誰的賬,也不濫賺廣告費,雖然沒有像劉翔、姚明般變身廣告天王賺過盤滿缽滿,但這種鮮明性格,卻令她的健康形象歷久不衰。
頂硬上:大概是生於香港南面的長洲關係,李麗珊體內流着南蠻子「頂硬上」的不屈血液,就算開賽不久被水母炸傷,亦能忍痛過關斬將。每場比賽過後接受物理治療師紓緩繃緊肌肉時,按到痛處偶爾會忍不住悶哼一聲,卻又很快把痛楚吞回肚裏。在少女追求美白的年代,珊珊的皮膚長年被太陽煎黑,驚人的刻苦意志,是珊珊賴以成功的基石。
食腦:李麗珊當年另一個致勝的武器是率先採用天文台預測風向的技術,大膽走對手不敢航行的路線,最終出奇制勝,從第一二場比開始已節節領先。後來筆者得悉這武器在外國也不算秘密,只是夠膽將之應用到大賽上的選手不多,珊珊敢於大膽嘗試,不得不佩服她的膽識與見識。
不忘本:李麗珊奪金後第一時間致電回港的對象,是長年分隔的母親,她哽咽說:「多年來沒時間照顧你,希望用這塊獎牌報答你」。之後回港祝捷,其中主要一站正是家鄉長洲。英語流利、擁有澳洲坎培拉大學體育管理專業的她,退役後沒有離鄉別井掘金,而是選擇植根香港,當全職家庭主婦相夫教女。每逢大賽則充當精神領袖,站出來為香港運動員打氣加油。
夢想之火如何重燃?
20年晃眼過去,香港彷彿又回到最壞的年代,政治爭拗不斷、新一代慨嘆上流艱難⋯⋯港人無助無望、迷失自我之際,可曾記得李麗珊憑什麼創造傳奇?文化中心萬人簇擁英雌回歸時,港人又是如何團結一致?是形勢每況愈下磨滅了香港精神?還是我們忘了香港精神而令形勢變得惡劣?
1996年奧運開幕歌曲Power of the Dream內有一段歌詞這樣說:「……Feel the flame forever burn. Teaching lessons we must learn. To bring us closer to the power of the dream……」期望香港人心內那團夢想之火重燃,李麗珊精神再次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