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香港隊的罕見入籍兵 何華星從狹小空間尋找大世界

撰文:潘思維 李榮康
出版:更新:

香港棒球員何華星,全名Matthew Holliday,美中混血,香港出生,自小持美國護照,近年轉成特區護照,是香港棒球隊罕有的「入籍兵」。回想去年雅加達亞運,他在勁敵韓國職投手上打出全壘打,我們就決定採訪他。
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鍵字,何華星的關鍵字就是「矛盾」。
「香港棒球發展或許不利我,但亦因為香港棒球,我才能在大舞台演出。」
攝影:羅君豪

「Pikachu、Pikachu、Pikachu」,晚上晒草灣棒球場,總會聽到人喊「比卡超」,原來他們在叫何華星,雖然我不知道這花名從何來,但只要看見過華星的練習,大家都可以理解,身形肥厚但轉身動作猶如比卡超的「鐵尾絕招」,動作可愛又實用。棒球場上,華星用穩定防守和深遠的全壘打帶給球隊勝利;棒球場外,華星性格幽默,帶給大家歡樂。他絕對是香港棒球隊的比卡超,戰鬥時以「十萬伏特」戰勝對手,不用戰鬥時有著可愛外形。這個高大的比卡超,也大讚港隊眾隊友是「NICE GUY」。

何華星身形胖胖的,但動作十分敏捷。(羅君豪攝)

「因為語言問題,我在港隊曾有一段時間受到冷落。」華星輕鬆說道。雖然華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因為在國際學校接受教育,他近乎半點廣東話也不懂,而且不是從小就在港隊受訓,他是因為所屬球隊與港隊打練習賽,被港隊的區教練賞識,才成為港隊一員。故此剛加入港隊的華星,沒有認識什麼隊友,彼此溝通不多,所以隊友都不大了解他,猶幸華星沒有因為受到冷淡而放棄香港棒球隊,「過了一年,大家相熟了後,他們都對我很好,他們的英文也很好,亦教很多廣東話」。

何華星(左二)不諳廣東話,但他性格友善,在更衣室是隊友焦點。(羅君豪攝)
何華星打擊力足以令他走上職業路。(羅君豪攝)

矛盾在場外

「小時候看電視,對棒球感興趣。」華星8歲開始對棒球產生興趣,他坦言最初認為自己不太有天份,只是享受比賽氣氛,直到在比賽中擔任投手,才發現自己真真正正愛上棒球,認為要認真對這件事,但香港棒球發展情況,令他的棒球路不易走。

23歲的何華星是香港棒球隊少有的入籍兵。(羅君豪攝)

「Hong Kong can play!」這是華星給香港棒球隊實力的評價。話雖如此,華星亦坦白分析香港棒球發展,他認為香港有不少潛力球員,現在大半港隊都「Semi Pro」的實力,所以認為香港更需要指導的人才,他亦對亞運時的外籍教練Tom有點不捨:「Tom的棒球資歷十足,在比賽會做對決定,就算結果未如理想,都會大膽嘗試,這正正是美式棒球的行事方法。」

何華星家境不俗,但性格和打扮十分成熟穩重,不會浮誇。(羅君豪攝)
+4

筆者與華星在美國會訪談,聽到上述時我咬着漢堡停頓了,過了一會,筆者大膽問「你覺得在香港作為棒球起點,會否拖了後腿」,華星直說:「香港棒球很少實質的比賽數據,高強度比賽也很少,每天只在棒球場練習,但練習質量不高。」筆者聽後放下漢堡包問:「可以寫嗎?」他只是一句「That’s fine」,雖然華星痛斥了香港棒球發展,但他從沒忘記香港帶給自己很多機會:「如果沒有香港隊,自己也不能對上日本、韓國、台灣的職業選手,也不能到亞運等大舞台發揮,還有我知道香港棒球向着正確方向發展。」

吃過這頓在美國會的午餐,採訪也結束了,華星補說:「我將會到美國見水手的球探,還有不同的獨立聯盟球探。」這句話,成為下篇文章的關鍵字。

香港棒球空間狹小,卻令何華星踏進世界大舞台。(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