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01山記】戰爭遺跡何處尋 柏架大潭草木森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行山不但可以感受大自然,還可尋找前人的故事。
香港島柏架山一帶,除了花草樹木,還有很多歷史遺跡及廢墟,既有為人熟悉的戰時爐灶,也有日軍在佔領期間所挖的山洞,還有荒廢的警察練靶場,尚有由太古興建的療養院及吊車遺址。

《01山記》是記者上山採訪後,以第一身寫下旅程上的所見所聞。

記者參加香港郊野活動聯會舉辦的「柏架山、大潭古蹟探奇之旅」,跟隨「廢墟達人」劉李林走訪港島東的山頭野嶺。由康怡花園起步,從繁華鬧市踏入恬靜郊野,從下而上探索這片城市邊沿的叢林,找尋那些前人留下的痕跡。

沿徑而行,水聲潺潺,跨過水道,攀上泥坡,只見4座比人還要高的石墩屹立在林中。劉李林表示,這些石墩是柏架山吊車架的遺跡,石墩呈梯形,一人難以環抱,頂部有被鋸斷的鐵枝。眼前是百多年前風光一時的吊車系統,但現已跟荒山叢林為鄰,無人問津;透過疏落的枝葉往外望,不到百步之遙,高樓林立,可見廢墟與城市之間的距離是多麼接近。

《香港廢墟導賞》作者劉李林帶領「柏架山、大潭古蹟探奇之旅」。(顏銘輝攝)
洋人經理和工程師不適應香港的濕熱天氣,太古洋行便在柏架山興建宿舍和大風坳設避暑別墅供他們居住。1892年,更在鰂魚涌興建吊車連接英皇道和大風坳,接載員工上山下山。(太古集團香港歷史檔案服務)

吊車不復再 石墩猶在

柏架山吊車由太古洋行興建,於1892年完工啟用,連接鰂魚涌的英皇道及大風坳,是香港首座吊車系統。當時,太古洋行於大風坳上設有宿舍及療養院,吊車可以接載員工上落山。吊車是當年的先進科技,劉李林更稱柏架山吊車更是世界上首個載人吊車系統。

不過,柏架山吊車運作40年後,在1932年被拆卸,但工人只將吊車的鐵架拆去,留在原地的石墩,則「見證」鰂魚涌及太古的百年變遷。跟隨劉李林沿引水道左右探索,不久又在山坡上發現兩座吊車石墩。兩座石墩立於石牆上,其中一座被樹根盤纏,從石牆下仰望,幾乎不見原貌,但攀上坡後,見到石墩仍然完整。劉李林表示沿當年的吊車路線,一條直線鏟林上山的話,可以找到所有石墩。

全港最早吊車喺邊? 清朝畫家見過都話:巧奪天工

劉李林表示,這些石墩是柏架山吊車架的遺跡。(顏銘輝攝)
+2

靶場遺址隱在山林之中

在這座鰂魚涌的後山上,除了柏架山吊車遺蹟,還有警察練靶場的遺址。入練靶場的路並不明顯,沿排水渠上攀,走進叢林,先見到一座厚實的石牆,應該是練靶場的擋彈牆。擋彈牆前有槍靶的遺跡,底座有破損的紅磚,上方留有銹跡斑斑的方型鐵框,逐漸與四周的樹藤融為一體。

在不遠處,有座一層水泥建築,結構完整,頂部積滿枯葉枯枝,鐵門打開,相信過去有不少勇者入去一探究竟。鐵門只有半個人的身高,因為四周沙泥塌陷,逐步將這間練靶場儲物室淹沒。

引水道兩旁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廢墟遺跡。(顏銘輝攝)
沿排水渠而上,會到達警察練靶場的遺址。(顏銘輝攝)
+1

返回引水道,走上另一邊的石級,不久豁然開朗,是一片平地,上面有兩排軍事爐灶。爐灶由紅磚砌成,留有歲月的痕跡,雜草從磚縫石隙冒出來,有的是兩三根苗頭,亦有的已成小草堆。在這個軍事爐灶場中,特別有個爐灶特別高大,劉李林表示應是「伙頭大將軍」指揮煮飯之用。

二次大戰時,英軍在柏架山北麓建設多組戰時爐灶,準備與日軍周旋,但在1941年12月,港英政府兵敗如山倒,香港保衛戰僅18日,所以英軍基本上在抗戰時沒有用過這些爐灶。戰後,這一帶山頭未有發展,其後被劃入郊野公園範圍,所以得以完整保留。

英軍爐灶廁所分佈山上

跟劉李林上山,當然不只看那些為人熟知的遺跡,他帶領大家走進那些似路非路的小徑,又見柏架山吊車的石墩,續往前走,一座沒有頂部的水泥建築屹立眼前。走進去,內有間隔,每個間隔都有個地洞。劉李林表示,這個是英軍所建的廁所。

那些昔日的糞坑已成植物茁壯生長的園地,樹根深入坑中,攀牆而上,為這些戰時遺跡搭建了綠色的高頂。有些樹根用上數十載時光,緩緩將牆壁鑽開,露出內裏的磚頭。在劉李林帶領下,一行人參觀了3座英軍廁所,構造大同小異,有的深入林中,亦有的正在路邊。劉李林表示,在爐灶場有漁護署樹立的介紹牌,稱這些建築物為儲糧倉,但從結構去看,他堅持認為是廁所。

劉李林介紹英軍興建的軍事爐灶。(顏銘輝攝)
+1
這是英軍興建的廁所。(顏銘輝攝)

由柏架山道接上康柏郊遊徑,前往今次旅程另一個重點,就是日軍洞。在日佔時期,日軍在香港多個山頭挖洞,準備應付盟軍的反攻。在柏架山及大潭一帶,就有多個日軍洞。日軍洞眾多而且簡陋,本身沒有名字,戰後探險者按每個山洞的特點起名,約定俗成。

柏架山上多日軍山洞

首個探訪的日軍洞是康柏郊遊徑旁的「掃把洞」,此洞沒有分岔路,主要入口在山徑之下,另一端的出口就在山徑旁,但洞口甚細,女士還可以輕鬆鑽出來,但強壯的男士就較吃力,不如走回頭出洞更好。劉李林解釋,以前該洞入面有把掃把,故而得名。

沿康柏郊遊徑續走,過恐龍石後,轉上山坡小徑,不一會兒,便見洞口。此洞較大,支路也多。劉李林解此洞是當年這是第8個被街坊發現的山洞,故名「八仙洞」。喜歡刺激探險的朋友,會覺得「八仙洞」比「掃把洞」更值得玩味。

行到大風坳,往畢拿山的山路下,都有一個洞道較短的日軍洞,被命名為「石碑洞」,因為洞口有個石碑。劉李林表示這塊是以前太古療養院的界石,上面刻了「RBL 63」。

劉李林帶領參加者行康柏郊遊徑。(顏銘輝攝)
入「掃把洞」前,要準備好照明工具。(顏銘輝攝)
+12

大風坳是港島東的主要郊遊地點,有燒烤爐、公廁及涼亭,但以前太古洋行在此建有療養院及宿舍。雖然療養院早被拆卸,但在大風坳仍有遺跡,除「石碑洞」外有界石,往柏架山頂的馬路旁,都有另一塊療養院的界石。此外,行至燒烤場的邊緣,都會見到療養院的地基,而在公廁旁的山坡,尚有柏架山吊車的石墩。

一行人往大潭方向走,劉李林帶領大家尋找今次旅程的第4個日軍洞,此洞名為「神社洞」。此洞道長,亦有不少支路,也多個洞室,亦有其他出入口;在其中一個洞室,有塊平放的大石,就像一張神枱,由於這是日軍興建,所以被命名為「神社洞」。

在大風坳上,仍有昔日療養院的界石。(顏銘輝攝)
大風坳燒烤場外,尚有療養院的地基。(顏銘輝攝)
從大風坳望出去,見到大潭水塘的景色。(顏銘輝攝)
大風坳仍有柏架山吊山的石墩遺跡。(顏銘輝攝)

大潭水塘多歷史建築

探完日軍洞後,一行人續沿馬路往大潭,經密林小徑登上一個小山崗,前往大潭副水塘工人宿舍。這座荒廢的宿舍建於1904年,到2010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大潭副水塘工人宿舍是一座單層紅磚屋,屋頂由中式瓦片鋪砌,門口已被鐵板封閉。經過簷篷下的走廊,行上平台,樓梯上擺了多件殘破的家居用品,相信是以前的探索者故意把它們放在一起,供別人觀賞。

平台上雜草叢生,草高及人,劉李林表示這裏以前是高級職業宿舍,後被拆毀,只餘下一個方形平台;其地基甚有特色,由大石所砌,歐陸式設計,拱形接拱形。在旁邊的草叢中,還隱藏住一個噴水池。此外,回到大潭水塘道旁,亦有座同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的紅磚屋。這座紅磚屋建於1920年代,據考據用作差館之用,服務當年大潭村的居民。

大潭副水塘工人宿舍是一座單層紅磚屋,屋頂由中式瓦片鋪砌,門口已被鐵板封閉。(顏銘輝攝)
+5

由太古行到大潭,可說是古蹟處處,記錄住香港的往事,有的被政府保育,亦有的在山邊荒廢。它們有的承載住殖民地時代英資企業的發展,有的是英軍於二戰時期的見證,有的是日軍佔據香港3年8個月留下的痕跡,亦有的記錄了港英政府的水利政策。

只要細心留意,行山不但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還是一趟認識歷史的旅程。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劉李林介紹以前的家用品,他拿起一個有相當歷史的啤酒樽。(顏銘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