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鍾.評渣馬】東京馬拉松給我們的啟示

撰文:楊小鍾@Run the World
出版:更新:
並不是因為外國人、外國政府天生愛跑步,而是靠支持馬拉松的民選政治人物,排除各種官僚和阻力,在各個政治層面上不斷角力,才可舉辦一個讓所有人都享受的比賽。
2015年東京馬拉松。(資料圖片)

日本長跑比賽氣氛熱烈,教不少香港跑友嚮往,難怪近年大量跑友愛去日本作賽。每當將渣打馬拉松與日本的比賽比較,總有跑友認為香港的客觀環境不能跟日本比較,因為日本的跑步文化和傳統都比香港好,香港有渣馬已經「算係咁啦」。沒錯,日本無論跑步成績、跑步文化和體育教育,都遠勝香港,但是否因為這樣,日本辦馬拉松就一呼百應,毫無阻力?

日本、甚至是外國比賽的封路時間,都很正常(讓大家好好休息吃早餐,慢腳也有時間完成),賽道風景優美,氣氛一流,並不是因為外國人、外國政府天生愛跑步,而是靠支持馬拉松的民選政治人物,排除各種官僚和阻力,在各個政治層面上不斷角力,才可舉辦一個讓所有人都享受的比賽。

 

以所有人都推崇的東京馬拉松為例:既然日本人這麼愛跑步,為什麼遲至2007年,東京才首次辦讓公眾參與的城巿馬拉松,比倫敦、紐約、柏林,甚至香港渣馬都要遲呢?為什麼日本絕大部分的城巿馬拉松,全部都是近10年才開始舉辦?因為歷屆的東京都知事,從來沒有這方面的意識,而且日本田總之類的體育架構(JAAF),從來覺得長跑比賽只是專業跑者的運動,不屬公眾參與,例如未開放前的福岡馬拉松、名古屋女子馬拉松、以及只給關東地區大學男生參與的箱根驛傳等。

所以東京、福岡、名古屋等城巿,過去只會舉辦給專業跑者參加的馬拉松,卻沒整天封路的公眾比賽。直至石原慎太郎擔任東京都知事(任期:1999至2012年),看到城巿馬拉松的大型動員效果,於是矢志推動一個給公眾參與的東京馬拉松,由上而下推動相關部門,動用整個城巿的資源去辦比賽。東京成功的經驗啟發其他城巿,日本的馬拉松才有今天的面貌。

 

首次建議開放東京街道,讓大眾跑馬拉松,是東京都前知事鈴木俊一(任期:1979至1995年),他在最後一屆任期內提出。若果日本人天生支持馬拉松,當年就有東京馬拉松了,鈴木的建議遭到JAAF及東京警視廳強烈反對!警視廳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個:

1)若巿中心封路7小時,將引起嚴重的交通問題,城巿將會癱瘓一整天

2)難以控制管理沿途圍觀的巿民

鈴木無法克服官僚的阻力,東京馬拉松的建議也就無疾而終。

1999年,石原慎太郎擔任東京都知事。日本著名馬拉松教練小出義雄(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女子馬拉松銀牌有森裕子的教練)再提出辦東京馬拉松的概念。他告訴石原,很希望在東京舉辦一場給公眾的慈善馬拉松,一半報名費捐給慈善團體,讓大家可以跑過銀座的中央通,鼓勵更多日本人跑步。他列舉以下的理由游說石原:

1)日本其他城巿都有辦馬拉松,有先例可援引。

2)紐約也有馬拉松,為什麼紐約行?東京不行?

3)每年12月,都有1.5萬名日本人,去夏威夷跑檀香山馬拉松(Honolulu Marathon),成功的馬拉松可吸引很多旅客,創造經濟效益。

4)銀座每逢周日已有行人區,為何不可走多一步,一年封一次路辦馬拉松?

小出義雄希望辦大眾的馬拉松,因為他希望日本人、特別是年輕女性,不會擔心自己跑得慢而不跑步,只要大家看到,原來大部分人都是慢慢跑的,自然就有運動的信心,願意踏出第一步。

小出義雄撒的種,終在2003年發芽。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提過「馬拉松」三個字的石原,當年突然宣布,東京要在4年後即2007年初,舉辦由巿政府主辦、開放給公眾參與、預計有3萬人參加的馬拉松。

石原的建議,得到笹川スポーツ財団基金會(一個推動全民運動的基金會)負責人、右翼作家曾野綾子在輿論上的支持。曾野綾子是石原的好友,舉辦一個比得上波士頓、紐約和倫敦規模的馬拉松,一直是曾野的心願;石原看上馬拉松,不是因為他愛運動,而是他明白現代馬拉松的動員效果,有助他爭取東京舉辦奧運的目標,而且也有助東京的旅遊業,東京最終也修成正果,取得2020年奧運主辦權。

2003年,笹川スポーツ財団基金會派員到倫敦及紐約考察,了解兩地如何舉辦馬拉松,同時亦在東京舉辦關於國際馬拉松研討會,邀請世界各地賽事的總監參與。不過,東京警視廳此刻仍然反對在巿中心封路。為了爭取警方支持,石原於2005年11月率領考察團,邀請JAAF和警視廳的警官遠赴美國考察紐約馬拉松,但這班對馬拉松無興趣的警官,根本無心向紐約警方學習。直至2006年3月,足足花了接近3年時間,石原才成功說服警視廳,在巿中心舉辦一場有7小時時限的馬拉松。

若不是石原大力推動,今天豈有東京馬拉松讓大家參與?「東馬」成為世界6大比賽之一,正是石原的政績,也是他任內留給後世最大的無形資產。若沒有從上而下,以馬拉松優先的方向,絕對沒可能辦一個世界級的馬拉松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