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楊正光1】從光sir到楊指導 北上梅州的二三事
今年一月,中國足協「封關」,將港澳台球員由「內援」改列作「外援」。因此,去年底出現了一段港將「衝關」北上潮,現效力中超、中甲的港將達10人,其中只有楊正光是以教練身分北上。
由主帥變成助教,由本地班霸的「光sir」變成中甲升班馬的「楊指導」,由熟悉的球圈變成陌生的環境;不變的,是對人生更上層樓的追求。
親身加入了中國球圈,才深深體會到中國聯賽規模之巨大,別說中超了,連中甲都是香港球會所難以想像。就算我們梅州客家只是新升班的小型班,其投資都遠超香港的班霸。
球員時代在南華效力了13年,也入選過港隊,楊正光(光sir)雖稱不上最頂級的球星,但憑着「青靚白淨」的外表及斯文的形象,一直保持不錯的人氣;但他迎來足球事業的高峰,卻是2010年掛靴並成為教練之後,先後執掌過兩大班霸南華與東方的帥印,今年更加被中甲升班馬梅州客家邀請出任主教練盧克(Luc Nijholt)的副手,成為首位任職於中國球會教練團的香港球壇中人。
【港足日與夜.楊正光2】為陪子女一天 不惜坐10小時車程
重新兼顧球場內外 掛念「牛丸」
為什麼一支中甲升班會找上一個香港教練?光sir解釋:「梅州客家的總經理曹陽跟我接洽時,稱他們的荷蘭籍教練盧克因語言問題未能跟中國的助教好好合作,於是他們希望找一個有執教球會經驗,同時能夠將主教練的訊息向球員傳達的助教。此外由於他們認為對工作有責任感,是香港人的一大特質,於是便邀請我加入。」
然而,由本地班霸的主帥變成中國次級聯賽小型班的副手人員,怎樣適應這種轉變呢?「初時的確有點不慣,但我發現其實我跟盧克的理念十分相近,能沒有分歧地貢獻一個團隊,於是很快便適應過來。」光Sir笑說。年輕時,受教於已故「魔鬼教練」黎新祥的楊正光,承繼了恩師的重視訓練細節的作風。他堅信,訓練中觀察及至每個球員的基本控傳動作適當與否非常重要,因為當球員欠缺基本技術和體能,談什麼戰術都是徒然。眼見盧克訂下訓練主題後,光sir便按他需要安排的熱身和小組訓練,基本上與自己的足球理念並無相左,合作自然如魚得水。
除了基本訓練,光sir每晚回到宿舍便要花時間製作每日的訓練紀錄,這是他多年來無論執教東方、南華、還是香港U15的時候都會做的習慣,因為當球隊狀態有問題時,他便能參考過往的訓練紀錄,盡快找出不足的地方對症下藥。
球場的訓練問題不大,場外的工作倒令光sir想起以前在東方「輕鬆」的日子,因為他需要協助語言不通的外援和教練應付各種生活問題,由租屋到未能跟超市店員溝通,大小瑣事都由他解決;「過去無論訓練紀錄還是場外工作都有『牛丸』(現東方主教練陳婉婷)代勞,現在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令我很想念她呢!」光Sir笑稱。要照顧別人,其實光sir自己也未太適應當地生活,尤其飲食,日常除了球會供應的膳食外,平日就依靠好友『亨利』(東方前鋒鄭少偉)由香港郵寄過來的食物補足。
體驗內地球圈「應酬」文化
訪問時正值梅州客家邀請了武漢卓爾、浙江毅騰和深圳人人三支球隊到訪,出席一次四角賽。為免影響光sir日常的教練工作,我多邀約他在晚上訪談,但他卻總是帶着不好意思的語氣稱要「應酬」而未能受訪。
事實上,中國式作客跟港超那種「形式上」的作客有天壤之別。在香港,跨區到別人的球場去最多不過兩小時,比賽後球員、教練各有各散;但在內地,球隊穿州過省來作客的時候,除了比賽,主隊宴請來訪球隊的教練和領導是不明文的規舉,作為球圈成員間建立「關係」的方式。自言本身不善應酬的光sir亦要「入鄉隨俗」。
「談了那麼久,好像都是各種不習慣,你在真的能夠在這邊留下來嗎﹖」
「的確有很多地方我依然在適應,但其實我會視這次經驗為一次學習,始終離開香港來到中國聯賽,完全是不同層次的工作經驗。」自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之後,各個企業對足球的投資倍增。梅州客家雖然只屬中甲的小型班,首年征戰中甲的預算為8000萬人民幣,陣中外援都是港超球會難以負擔的級數,包括現役塞拉利昂國腳桑高(Gibril Sankoh)、加蓬國腳唐吉格拉(Merlin Tandjigora)等。雖然有人會批評當前中國球壇大灑金錢簽入歐美頂級球員的土豪風氣,缺乏長遠的青訓計劃,對提升其足球水準並無直接幫助。但亦無可否認,球星效應有效增加聯賽的商業價值,長期與高水準球員比賽、以及為了獲得更高獎金而引發本地球員間的強烈競爭,都是推動中國球員進步的誘因。楊正光認為自己能夠在一個競爭巨大的足球環境中親身觀察和學習,長遠對自己的教練資歷有利無害。
「我會給自己一年時間,如果最後實在很不適應,回到香港,反正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留在這裏,所有生活所需都能在基地內解決,不用額外花費,可更容易儲錢呢!」光Sir說完又露出那溫柔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