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直擊.專訪】陳志威最後探戈 從韓國帶給香港排球的反思

撰文:楊宇翹
出版:更新:

陳志威,24歲,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香港持旗手,香港排球運動員。
「也許是最後一次代表香港比賽。」他說起來帶點期待,亦有點不捨。
「陳威」三年前飛赴韓國慶熙大學唸書,不僅冀望提升球技,為的更是職業排球夢。不過追夢必有代價,除了汗水,放棄的更是一本特區護照,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
「香港排球員很有天份,只是被整體環境抹煞,如果我沒有到韓國讀書的機會,大概會找份工;然後最遺憾,排球永遠只是一個興趣。」
換個角度,他卻是香港男排的希望。

編按:香港男子排球隊今日(8月28日)鬥韓國的13至16名爭奪戰,以18:25、24:26、25:27落敗,明日將與羅馬尼亞爭第15名。

2013年世大表現出色    獲韓國大學致羅

今年初,「香港男排」突然獲傳媒廣泛報道,就連旅遊網誌亦大字標題出文分享,原因是韓國傳媒指出「陳志威在韓國排球界備受矚目,職業球隊向他招手」。於2013年俄羅斯世大運表現出色,得分能力備受注意,陳威因而獲韓國慶熙大學羅致,一年後飛抵韓國讀書兼打波。轉眼3年,這名接應二傳雖未精通韓語,但對於當地言語和文化亦略懂一二。「起初溝通困難,韓文一般,說話時又夾雜英文,好混淆。他們階級觀念較重,自己還是低年級生時,碰到前輩一定要鞠躬,總之年紀比你大的就得敬禮,在香港就算見到年紀大的隊友,講句『hi』就算。」他笑言幸好還未曾「撞板」,但希望更融入當地文化,繼續努力學習。

今屆世大運得分列第2

適應韓國文化需時,但對於陳威,訓練量突增卻是起初的最大苦頭:「香港好自由,夜晚訓練,練完就可以同隊友食飯,『hea陣』才回家,一星期練兩三日已經算多。韓國有嚴禁,晚上10時必定要回宿舍,而且日日都要練。」陳威回想,在別人的高強度訓練下,自己的弱點完全顯露,每日訓練後回宿舍大概只是7時左右,「已經累到睡着,一覺醒來,已經過了12個鐘,累的程度正正反映自己體能有多差」。3年過後,陳威大大進化,至現時為止,他在今屆世大運取得107分,站於個人得分榜第二,僅以5分落後。擁有1.98米的身高、得分力強及堅韌的攔網技術,大學教練因此向陳威表下一建議。「如要打入韓職,我的能力經外援途徑比較『輸蝕』,所以當日大學教練提議我轉籍。開始時自己想法不多,與家人商討後,大家認為這是我排球發展的黃金機會。」因此這個香港主將,決意入籍韓國。

「香港排球缺乏機會」

夢想扣人心弦,惟我們只會聚焦夢的偉大,掩蓋在光環背後,是一層又一層的代價。「也許是最後一次代表香港比賽。」17歲開始披起港甲的陳威說道。轉籍韓國,放棄特區護照,離開成長之地——法定上將與香港劃清界線,人情、經歷、代表香港的榮耀、與戰友從小到大的點滴,將成為他與我們最堅固的牽連。對於香港排球的發展,他感動亦感慨:「打過亞運、亞洲賽、世大,所有排球大賽都能夠參與其中,代表香港是光榮;但有時候感到可惜,我們與外隊其實實力相距不遠,比如輸0:3,細分可以是23:25、21:25、22:25,那少少幾分就是因為訓練量不足。」他想一想再感嘆,「或許整個香港不重視排球,我們又非精英運動,分配的資源不多」,現實的確很累人,「所以香港打排球不好去想太多結果,沒意思的,每次比賽盡力已經是無憾,與對手的付出比較,我們輸是正常。」

只要親歷一場香港排球賽事,他們那份肉緊、對每一球進攻的執着,除了感動心弦,作為活在香港玩法的自己,亦替他們的努力而唏噓。「我們全部都有能力。」這個香港人堅決說:「大家缺乏一個機會,整體環境抹煞一個又一個的天份,如非我有機會去韓國,我應該都是搵份工,很遺憾,排球永遠只可以是興趣。」

才能、努力、機遇,資源、栽培、發展。

「以前,怎會去想有機會去打職業排球?」轉籍為圓夢,陳威更是香港男排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