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山藝課程改革獲國際機構認證 盼帶領行山露營訓練走向專業化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對遠足行山及露營有興趣的朋友,如果想增進相關知識,可以報讀本地的山藝課程。自2019年起,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以下簡稱攀總)的山藝課程,獲得國際攀山聯盟(UIAA)認證。
山藝課程內容亦有改革,更貼近時代及行山人士所需,例如一級山藝課程會包括手機地圖的應用,而在二級及三級山藝則簡化繩索技巧,將更多比重放在行程策劃及意外事件處理。山藝教練盧澤琛表示,改革的目標希望令到課程更標準化及規範化,令香港的山藝發展走向專業化。

山藝課程加強意外事故處理的教學。(受訪者提供)

現在去行山,還有多少人會帶紙地圖及指南針?大多都是開手機應用程式,跟住電子地圖行。以前香港的山藝課程只教紙地圖的應用,但如今的一級山藝訓練課程亦與時並進,包括不同電子地圖及手機應用程式的教學,例如本地熱門的行山應用程式「TrailWatch」、「香港遠足路線」或政府的「MyMapHK」。

運用地圖及指南針是山藝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受訪者提供)

不過,山藝教練劉志宏強調,山藝的學生仍然要學習基本的紙地圖及指南針應用技巧,因為這是求生技術,他說:「萬一(手機)沒有電、或者沒有訊號,你都要懂得怎樣做。」

一級山藝以初級行山的知識為主,而二級山藝則加上露營的營藝及夜行。以前二級山藝訓練課程還包括多種繩結,但如今程內的繩結數量大減,只保留露營時用得着的營釘結及雙套結。

上到三級山藝,參加者會接觸到繩索保護系統。(受訪者提供)

三級山藝又稱山藝領袖訓練課程,以前需要考核學生4套繩索防護系統,包含多個不同的繩結,如今的課程就簡化了這些防護系統的繩結,以反手結取代多種不同的繩結,方便學生更快掌握。

在2019年,國際攀山聯盟派人來港考察香港的山藝課程。(受訪者提供)
在2019年,國際攀山聯盟派人來港考察香港的山藝課程。(受訪者提供)

這些山藝課程的變化,大多來自國際攀山聯盟的建議。在2019年,國際攀山聯盟派人來港視察,並給予建議改善香港的山藝課程,之後認可香港攀總的山藝課程達到國際攀山聯盟在夏季登山活動科目的訓練標準。

收拾背囊也是一項學問。(受訪者提供)

「原則是注重簡約(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劉志宏說:「例如在二級山藝,國際攀山聯盟認為參加者只是露營人士,學太多繩結沒有用的,不如二級只教露營實用的繩結。他們亦看過我們三級的繩索系統,認為繩結太多及過分複雜。他們認為行山嚮導較少機會用到繩索系統,若果突然要用起來,希望會是簡單易記的,建議我們盡量統一所有繩結為反手結。」

減少了教繩及練繩,如今的二級、三級山藝課程可以擺更多時間在其他更實用的範疇,例如行程計劃及意外事件處理。劉志宏說:「希望在意外事故處理那方面做足一點,到真的發生事的時候,如果(學生)可以發揮到7成出來就已經好好了。」

劉志宏認為意外事故處理很重要,會在課程內做足一點。(受訪者提供)

實用以外,另一個改革方向是更專業,尤其是三級山藝。盧澤琛說:「以往會出現我們俗稱『直升機班』的情況,可以在一個季度入面讀完一級至三級。你可以由一張白紙未行過山,3個月後就拿到一張山藝領袖的證書,有資格帶人去行山露營。」如今改制,報讀三級山藝前,除了要有二級山藝的資格,還要完成6次實踐旅程,包括4次一日的行山以及2次兩日一夜的遠足露營。新制希望確保三級山藝的參加者已經是一些有經驗的行山者。

搬運傷者是山藝課程中會學到的技巧。(受訪者提供)

以往的三級山藝「自己教、自己考」,由負責教班的教練兼考核學生。為標準化及專業化,如今的三級山藝班要請另一位教練負責考核。盧澤琛說:「我希望山藝課程趨向專業發展,尤其是高階課程,例如山藝領袖。在教及考兩方面都做到品質的保證,不會出現『你是我教的,做不做到都及格』。負責考核的教練要拿住一份通用的表格去評分,確保不同教練的考試標準一樣。」

二級山藝開始會有行夜山的技巧。(受訪者提供)

山藝課程經過這次國際攀山聯盟的認可及改革後,盧澤琛認為「整件事有進步」,他解釋:「要有好的標準及規範,你才能告訴別人這項運動是專業的。不是你喜歡怎樣教就怎樣教,他喜歡怎演繹就怎演繹。初心是將這項運動推出專業化及規範化。」

盧澤琛續說:「現在山藝證書會有國際攀山聯盟的標誌。你在課程學到的,不只在香港用到,在海外其他沒有雪的山地都用得到。」

香港攀總的山藝課程在2019年得到國際攀山聯盟的認證。(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