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球加拿大盃直擊|防空洞練波的烏克蘭女孩 出外參賽也是奢想

撰文:體育來稿
出版:更新:

我在採訪加拿大盃壘球賽空檔期間,有過這樣的對話。
筆者:「你好呀,你們平時在哪裏練習壘球?」
對方回應:「我們在地底練習壘球。」
正常的問題,不尋常的回答。就從Hanna和Alina分享開始,我尋找了這支烏克蘭U19女子壘球隊的故事。
01體育記者潘思維 加拿大直擊

與烏克蘭隊第一次見面的草地。(潘思維攝)

沒有警報、沒有炮火,今天有着零星烏克蘭語的打氣聲。相比起其他隊伍,烏克蘭女子壘球隊的比賽氣氛較為平淡,即使最後反勝中華台北,也沒有特別激動,隊友之間彷彿有點隔膜。

這並非欠缺團隊精神使然,卻因為她們大都分隔在不同地方練習,畢竟團隊需要長時間相處才有火花,她們就是沒有時間相處。

烏克蘭球員之間,有種莫名的陌生。(潘思維攝)

「我們來到溫哥華才第一次全隊訓練,現在每天都一起團練。」球員們帶點興奮說。此前,她們分別在基輔、羅夫諾、基洛沃格勒分開訓練,即使身處同一個城市,都因為大家放學和下班時間不同,導致大多數時間只能單獨鍛煉體能和技巧,一年以來,她們就只得在溫哥華這五天團練,有些隊友早幾天才第一次見面。

除了因為時間問題,亦受戰火影響,室外練習基本上不可能,只能搬到室內——所謂室內就是防空洞。教練 Kysil說:「我們將戰前的物資和隨後各地捐給我們的物資,在防空洞內裝修成訓練基地,不過我們現在經常停電,訓練時間也開始不穩定了。」Kysil向我展示訓練設施的圖片,地面鋪有假草的地毯,相片中有人正在做揮棒練習,也有人正在守備訓練,設備擺放異常整齊,感覺有點像方便大家逃生。我問他可否刊登這些圖片,Kysil頓時凝重:「對不起,我很想分享我們的事情給世界各地,但相片真的不可以。」

烏克蘭隊教練Kysil :「希望明年可以再來溫哥華比賽,我們很享受短暫的和平。」(潘思維攝)

談及遠道來到加拿大比賽,Kysil又變得興奮:「能夠在平靜的地方打壘球,就像神突然給我們的禮物」。在戰火中的烏克蘭,曾於2022年舉辦全國大賽,但比賽期間不斷受到警報影響而暫停,球員再走到防空洞避難,直到安全再復賽;當次比賽亦是烏克蘭的各梯隊選拔,據Kysil說:「2022年後,烏克蘭國內再沒有壘球比賽了,所以當時選拔的人就會在三個訓練基地練習,再由訓練基地教練選人到加拿大比賽。」

反勝中華台北隊反,一班烏克蘭女孩眾在一起慶祝,對她們來說很難得。(潘思維攝)

「你是記者嗎?你會在那裏報導?」突然有有位白髮老人問道。他是Keith,是今次負責烏克蘭隊日常生活的義工,但這個義工所做的已經超出義工範圍,除了安排在加拿大練習和比賽行程外,他還自費帶整隊小女孩到訪溫哥華不同景點,還在自己家中舉辦燒烤晚會,讓她們享受和平沒戰爭的時光。

Keith除了帶她們玩耍,他亦與加拿大盃賽討明年的經費問題。事實上,今年烏克蘭隊能夠來加拿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去年他得知烏克蘭隊未籌足旅費,他立即捐了一筆現金,令她們有資源出賽,暫時遠離戰火,但明年的旅費目前只有10人願意捐款,只籌到850加幣,與目標的5萬加幣仍有距離。

Keith一家人盡心盡力,只是想每一個人都可以快樂成長。(觀眾提供)

Keith很擔心今年會是她們最後一年,因為現時加拿大通漲問題,市民生活比早兩年困難不少,他明白再靠個人捐款很困難,他正與不同企業商討,他亦很擔心當中幾個成員,即使籌到旅費都因為年紀問題不能再參與U19比賽,無緣再加拿大再聚。

滿頭白髮的Keith,出錢出力不怕勞苦幫助這班烏克蘭女孩,可能在見利的中國和香港社會,不明白為何一個小市民,會用盡心力去幫助一班毫不相識的人。其實Keith很簡單:「我有四個孫,他們在簡單幸福的環境成長,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每一個小孩和我的孫一樣,在和平的環境生活。」

外表快樂的女孩,背後每天都擔心着自己國家和家人的安全。(潘思維攝)

由於要趕及大會巴士,整個訪問只有十分鐘,烏克蘭隊就匆匆離開。一個人要訪問教練和隊員,基本上不大可能,幸得在場熱心市民幫助,他們幫助我邊走邊問預設好的問題,訪問才得以完成。Keith一家也很有耐性,讓我透過電話採訪,最後Keith說:「不要看她們外表很堅強,因為當地停電情況嚴重,所以她們每晚都因為聯絡不到家人而哭泣,她們只能透過加拿大新聞了解情況,她們回去時,家人已經有機會離去,這種殘酷真的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