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盃現場隨筆|我在德國見識到土耳其的「主場」威勢

撰文:胡蘇
出版:更新:

分組賽期間,我看過兩場土耳其的賽事,印象非常深刻,我可以大膽說一句,單論球迷的氣勢,土耳其比德國更像主辦國。

有球迷組織在球場外免費派發土耳其國旗。(作者提供)

土耳其球迷在德國聲勢浩大

我兩次看土耳其的賽事,都是在多蒙特,甫踏出火車站,已經有大量土耳其球迷聚集,然後在馬路上也有不少車輛插上了土耳其國旗,有時還會響咹,我暫時未見到其他國家球迷會這樣做,大抵因為很多土耳其球迷本身已在德國工作或定居,自然有私家車,不像我們這樣的旅客要搭公共交通工具。

火車站到球場是步行距離,大約30至40分鐘,沿途見到很多土耳其球迷,有時候幾個聚在一起唱歌,其他球迷經過就加入;有時候有人叫口號「乜乜乜,Türkiye」,其他人很自然地跟着叫,我想那個「乜乜乜」就跟我們喊「We are Hong Kong」差不多吧。老實說,這些情景讓我想起今年初跟隨香港隊遠征亞洲盃,我們一班香港球迷就是這樣子,只是土耳其球迷人多勢眾得多。

球場外很多土耳其球迷揮動國旗,叫喊口號。(作者提供)

反客為主吶喊聲震耳欲聾變「主場」

到了球場範圍,很多土耳其球迷揮舞起國旗,目測可能多達八成人都手持國旗,然後我才發現不遠處有輛雙層巴士,播着強勁的音樂,上面的人在免費派發土耳其國旗。

在球場內,土耳其球迷的聲勢更浩大,開賽前已不斷叫喊,開賽後更不得了,吶喊的聲音震耳欲聾,沒有誇張,分貝之高,我真的覺得自己會聾掉;尤其土耳其第一仗對格魯吉亞時,格軍球迷人數明顯差了一大截,所以土軍的「主場」威勢更明顯。

我想起了當德國去年在柏林以2:3不敵土耳其後,前鋒富克洛(Niclas Füllkrug)賽後便提到:「我們在柏林這一仗彷彿是作客出賽,土耳其人帶動了全場的氣氛,(雙方球員)每一次碰撞都歡呼,我不知道這有沒有嚇倒了我們一些球員。」以我的觀察,土耳其在這次歐國盃的「主場」氣勢,有幾個格魯吉亞球員是有一點嚇倒的,但見慣大場面的葡萄牙則沒有。

《胡蘇撰文.歐國盃「沒人氣四國」系列》

街頭有些土耳其球迷在唱歌,途經的球迷也會加入,場面熱鬧。(作者提供)

德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為什麼德國特別多土耳其人呢?這要追溯到二戰後,西德重建起來,1950、60年代經濟起飛,但人口卻因戰爭大幅減少,因而需要引入大量外勞,土耳其是其中之一。其他國家的外勞未必選擇在德國定居,土耳其外勞卻基於國內政治、經濟等因素,不少人都留了下來,據統計,現時德國人口約8400萬,當中土耳其裔達400萬,是德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因此,德國陣中固然有些土耳其裔球員,例如隊長根度簡(Ilkay Gundogan)及安利簡恩(Emre Can);同樣,土耳其亦有不少是在德國出世的國腳,最具知名度是隊長查漢奴古(Hakan Çalhanoğlu),其他還有祖雲達斯新星耶迪斯(Kenan Yıldız)及效力多蒙特的沙利奧斯簡(Salih Özcan)等。

德國有調查指,17%當地人認為土耳其裔的根度簡做隊長是恥辱。(Getty Images)

德國調查:17%人認為根度簡做隊長是恥辱

不過由於文化差異,而且大部分土耳其人信奉伊斯蘭教,令他們花了幾十年也未能完全融入德國的生活,或者說,未獲得德國人完全接納。歐國盃賽前德國有個調查,竟然有17%人認為國家隊選擇以根度簡作為隊長是恥辱,我記得這名33歲老將是這樣回應的,「我詫異的是,這樣的調查還在繼續做。而我覺得未來十年仍有人們這樣想,當然,我也希望情況會好轉」。其實根度簡是移民後裔,平時都是用德語溝通,已不太懂土耳其語怎樣說,因此當他之前去土耳其旅遊時還被當地小販敲竹槓。

著名球星如此,平民百姓也不見得好過,難怪土耳其人在球場內叫得聲嘶力竭,那可能是自我的國族認同,也可能是對不如意生活的情緒釋放。香港球迷尤其明白這一份心情吧?

歐國盃2024|24支決賽周球隊球員名單一覽 附球衣號碼

歐國盃2024 ViuTV免費直播賽程表  99台有得睇德國、荷蘭獻技

歐國盃2024直播賽程時間表 NowTV直播全部51場 ViuTV免費播5場

更多歐國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