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港運會|排球冠軍戰荃灣主場封后 王沛林領軍勝出元朗內訌

撰文:高詩琦
出版:更新:

第九屆全港運動會排球賽事在6月2日圓滿結束,女子和男子決賽當日先後在荃灣體育館上演,當中,女子決賽有荃灣在主場觀眾助威下,擊敗陣容強勁的元朗;而男子組決賽則上演「元朗內訌」,最後由沙排港將王沛林領軍的元朗一隊封王。

港運會排球女子組決賽,由荃灣主場迎戰元朗,元朗陣中有港隊主將余映姿壓陣,但荃灣主場聲勢浩大,看台上打氣和加油聲不斷。

荃灣區球迷落力打氣。

第一局早段,元朗曾領先8:5,但荃灣隨即展開反擊,追近比分,元朗又憑余映姿連得兩分拉開分數。荃灣一直力追至21:21,元朗陣中1.78米高的許詠琪多次攔網力阻對手攻勢,激烈交鋒後仍由荃灣拿下這關鍵一分,荃灣氣勢大盛,連續得分下以25:21先取一局。

元朗女排有余映姿壓陣。
港運會女排決賽,眾將在皮球着地之前絕不放棄。

荃灣第二局開賽便取得5:2領先,元朗未幾又追近,兩軍一直互相領先最多兩分、然後又追和,直到荃灣突破缺口,在追平14:14時,陣中身高1.8米的副攻黃惠婷表現大勇,多次攔網、得分,荃灣一口氣領先到18:14。不過元朗主將余映姿也打出身價,頻以精準的扣殺得分,元朗一度又追平20:20,兩軍戰至「刁時」,元朗終以26:24扳回一局。

黃惠婷多次為荃灣在網前得分。

不過元朗的氣勢未能延續,第三局,荃灣一直保持領先,一口氣將比分擴大,以25:13再贏一局,局數領先至2:1。無路可退的元朗在第4局早段形勢不俗,但8:4之時遭荃灣連取4分追平,加上自由人林慧賢受傷退下火線,荃灣最終以25:21再贏,鎖定3:1勝局,成為港運會女排冠軍。

荃灣女排奪得港運會冠軍。(梁鵬威攝)

荃灣陣中表現出色的黃惠婷認為自己表現理想:「本身在隊內都負責攔網,開局時不是好跟到對面節奏,但進入狀態後發揮較理想。」談到第三局能以較大比數取勝,成為最終奪冠關鍵時,她道:「重新着重發球、減少了自身失誤,局初打得好了,局尾也順利。」荃灣主場出戰,獲得許多打氣聲,黃惠婷也說:「氣氛好好,就像打聯賽一般,好開心。」

男排決賽上演「元朗內訌」,由元朗一隊(藍衫)對元朗二隊(白衫)。(梁鵬威攝)

男子組決賽上演「元朗內訌」,由元朗一隊對元朗二隊,一隊主要由甲一球隊仁濟及仁的球員組成,二隊則大多是力臻的成員。元朗一隊的隊長,正是香港沙排代表王沛林,亦有男排港隊代表蘇浚軒,前港將李文星則後備上陣。元朗二隊也有港將潘志良、力臻副攻彭義廣等。

第一局早段,元朗一隊入局較快、佔得不少優勢,曾領先到10:2,不過二隊站穩陣腳後,憑強韌的前排一分一分追上,形成19:19的緊張局面,需戰至「刁時」,才由元朗一隊以26:24先勝一局,過程中,一隊一次雙掩後排的精彩戰術得分,贏得觀眾掌聲。

元朗一隊和二隊打得相當緊湊。(梁鵬威攝)

第二局,兩隊的分差一直保持在一分上落、互有領先,一隊在領先到19:18時抓緊機會,打出一段6:1,以25:19再取一局「叫糊」。不過二隊在第三局,由郭賢竣多次攔網得分領先到11:7,雖然一隊即要求暫停作調整,但無阻二隊以25:21扳回一局。來到關鍵的第四局,元朗二隊也曾領先過9:8,但很快又遭追平、反超,二隊追至19:20時突然遭連取4分,最後也未能挽回敗局,元朗一隊以25:20再贏一局,局數3:1成為今屆港運會男排冠軍。

港運會男排決賽,雙方都是合作多年的甲一球隊陣容,令比賽更加刺激。(梁鵬威攝)

家住天水圍的王沛林已是第三屆出戰港運會,他指元朗區打排球的人相對多,競爭激烈,預選賽的競爭已很大,他們以甲一球隊仁濟及仁的陣容出戰,在預選賽全勝之下成為一隊,而對手元朗二隊則是以力臻班底為主,這也造就了決賽的緊湊:「大家都好熟悉對手,每個都是甲一的球員,好熟大家波路,對手配合好好多,他們防守反攻時好多快攻都做得好好,畢竟我們陣中除了仁濟,也有仁的球員,所以配合上不及對手。」

元朗一隊奪得港運會男子排球冠軍。(梁鵬威攝)

王沛林在沙排的國際賽經驗非常豐富,曾出戰亞運黁及許多亞洲賽事,他坦言這些經驗令他在決賽面對壓力時也可放鬆地打,他亦盛讚今屆港運會場地配套:「嘩,猶如打國際賽,場地鋪了的藍色地墊,是平日在國際賽會用的,自己打比賽也好大感受,有被重視的感覺,而且宣傳也好夠,以前沒有直播,現在全部決賽都有直播,運動員會更加落力。」

本身是香港沙排代表的王沛林大讚港運會場地有國際級水平。(梁鵬威攝)

在決賽前一星期,王沛林才完成了沙排全國巡迴賽重慶站,經過惡戰連場,回到香港仍能在港運會決賽打足全場,他笑道:「現在在自己球隊(甲一隊仁濟)好少打滿全場、多數做替補,本身不知道體力能否負擔,所以今天也有點喜出望外。打了沙排也有影響,之前打了好多比賽,好累,但對於打室內也有幫助。」

第九屆港運會的排球比賽已在6月2日圓滿結束。如欲重溫排球賽事的片段,可瀏覽港運會Youtube頻道(可按此)或香港電台YouTube頻道(可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