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港運會|游泳最終戰誕三紀錄 小將視何詩蓓為榜樣望戰奧運

撰文:袁志浩
出版:更新:

第九屆全港運動會游泳項目最後一天賽事於6月2日在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上演,一共決出23面金牌。
全日賽事誕生三項新大會紀錄,其中一位是在女子B組200米自由泳奪金的小將馬紫玲,她早前已在100米自由泳封后。主項與港隊代表何詩蓓相同的她表示,視對方為學習榜樣,目標是參與2028洛杉磯奧運。
攝影:廖雁雄

運動員熱身期間不忘向鏡頭做出心形手勢。
港運會游泳比賽氣氛幟熱,觀眾都相當投入為運動員打氣。

游泳向來是綜合運動會的「重頭戲」之一,今屆港運會共有92項游泳賽事,共分4日在維園游泳池上演。壓軸一日舉行的比賽項目包括200米胸泳、50米蝶泳、200米自由泳及4X50米四式接力,運動員依年齡分為A、B及C組,分別是18歲或以上、16至17歲及15歲或以下。

前港隊泳手陸永健贏得男子A組200米胸泳金牌。

率先舉行的200米胸泳賽事已鬥得激烈,在男子C組,代表南區的金裕軒以僅0.43秒之差壓過荃灣區的林家暘封王。而男子A組,在香港紀錄保持者麥世霆缺陣下,前港隊泳手陸永健從一眾年輕運動員中突圍而出,以近9秒的壓倒性優勢贏得金牌。

陸永健熱愛游泳,不惜犧牲工餘時間練習。

現年35歲的陸永健,在第二屆港運會已開始參賽,他樂見近年港運會水平愈來愈高。然而即使他體力上也許不及新一代選手,勝在技術與基本功。「年齡不是什麼,我不怕後生仔,因為我也後生過,贏到年青人,對我而言是鼓舞,對他們來說,我就是他們的目標。」

他坦言自己在港運會贏過各種顏色的獎牌,成績非最重要,「我已退役多年,當年時間比現在快許多,但能游出今日的時間,已算是新里程碑。」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理康樂事務經理黃慶敏(右一)與男子A組200米胸泳得獎者合照。

有工作在身的他表示,為了繼續游水犧牲不少時間,也寧願當個泳手而非教練,「早上7時去練水,工餘再做訓練維持體能。我喜歡游水,因為它好玩。游水跟球類項目不一樣,有一個客觀指標—顯示時間的電子板,它不會欺負你或犯規,只會如實相告。」

陸永健勉勵後輩,要聽從教練與家長的話,「游水很刻苦,教練永遠是對的,他一定對你好。家人叫你早點睡、溫書就不要玩手機,因為我覺得在游泳路上,教練與家人的支持很重要。最重要是,千萬不要怕輸。」

早前已贏得女子C組50米背泳金牌的陳梓瑜,在50米蝶泳再下一城。

之後上演的50米蝶泳比賽,在觀眾不斷打氣支持下,各健兒也獻上精彩對決。男子C組出現「三頭馬車」局面,前三名觸池時間相距在0.23秒內,結果油尖旺區的陳亮圖比觀塘區的林子揚快0.02秒奪金。男子B組的鍾晞哲則繼100米蝶泳後再拿下冠軍,成為港運會「蝶王」。

至於在女子C組,代表油尖旺區陳梓瑜在初賽與沙田區的余玨瑤成績只差0.01秒,但來到決賽,陳梓瑜終游出29.31秒擊敗對方封后。

陳梓瑜(左二)視同以背泳為主項的巴黎奧運港隊泳手張心悅為學習對象。

這位小女將早前已贏得50米背泳金牌,成為兩金得主,而她更是50米背泳與100米背泳的香港11至12歲分齡紀錄保持者,難怪她表明更喜歡背泳。「我是爆發型選手,很喜歡游50米,加上蝶泳是我副項,所以便參賽。」首次參與港運會的她認為氣氛及環境良好,有助她汲取經驗、學習新技巧,繼續進步。

談及未來目標,陳梓瑜希望50米蝶泳能游入28秒,50米背泳則游入29秒;她表示相當敬佩去年在杭州亞殘運破世績奪金的13歲小飛魚吳卓恩,也視兩位巴黎奧運港隊泳手為偶像,「張心悅(出戰200米背泳,17歲)這麼年輕也這麼快,而何詩蓓心理質素很好,都值得我學習。」

馬紫玲(左)與馬梓晴(右)於女子B組200米自由泳一起打破大會紀錄。

同樣以何詩蓓為榜樣的,還包括在港運會100米與200米自由泳都奪金的女將馬紫玲,代表荃灣區的她,在女子B組200米自由泳以2分05.79秒勝出,與亞軍的馬梓晴(2分06.70秒)一起打破2分08.02秒的大會紀錄。馬紫玲表示,「現場有這麼多人看我破紀錄,證明自己努力是有用的,也是很大的鼓勵,希望推動更多同齡人去做運動。」

馬紫玲希望推動更多同齡人做運動。

現就讀拔萃女書院的她去年也刷新了女子B Grade 100米自由泳學界紀錄;參與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女子200米自由泳賽事,更破大會紀錄奪金。而在今年2月的亞州分齡游泳錦標賽,她於女子15至17組400米自由泳封后,也聯同張心悅、麥世霆、劉建希在男女混合15至17歲組4X100米自由泳接力以新大會紀錄奪冠。

中國香港游泳總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李志廣(右二)與女子B組200米自由泳得獎者合照。

15歲的她正隨前港隊泳手蔡曉慧訓練,目標相當遠大,「短期內是出戰10月的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也會努力練習去參加下屆奧運。」等待領獎期間仍把握時間溫習的她稱,「欣賞何詩蓓在游泳以外,讀書也很好,想如她一樣兼顧兩者,也要學習她那份冷靜,用平淡的心情去應付比賽。」

元朗區成為4X50米四式接力賽的「大贏家」,在男子A組更打破大會紀錄。

至於壓軸的4X50米四式接力,元朗區、沙田區與屯門區都各奪兩金,但元朗區同時贏得兩銀,成為這項接力賽的「大贏家」。當中在男子A組,劉智韜、張智傑、梁洛熙、盧文杰游出1分48.11秒,以0.08秒之差打破大會紀錄。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前排中)與男子A組4X50米四式接力賽得獎者合照。

劉智韜對成績感到開心,盧文杰就表示,賽前有想過要推前大會紀錄,隊員都盡力而戰,「每人都做到最好,就可以了,破紀錄當然開心。」

至於早前已贏得男子A組50米及100米胸泳奪金,更刷新50米胸泳香港紀錄的張智傑則稱,要打破已故飛魚杜敬謙的紀錄非常困難,結果是意料之外,「目標是50米(胸泳)游入27秒;100米(胸泳)游入1分鐘,在200米(胸泳)也要盡力去做。」

部分得獎者在賽事完結後大合照。

今屆港運會所有賽事已圓滿結束,閉幕暨綜合頒獎典禮亦已於6月9日舉行,如想重溫各個比賽項目的精彩片段,可瀏覽港運會YouTube頻道香港電台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