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魏綺珊陳文剛首度挑戰音樂劇 反對香港「經濟為本」

撰文:鄺鈺瑩 施玲玲
出版:更新:

幾年前,魏綺珊在機緣巧合下接觸到印尼暢銷小說《天虹戰隊小學》,被當中故事深深吸引,老公陳文剛看過後,也一致認為要將當中的訊息跟大眾分享,然而,要籌備一齣舞台劇不是一時三刻能做到,需要場地、資金、演員檔期等各方配合,於是魏綺珊決定靜待適合時機再把故事搬上舞台。而在今年,這個作品終於面世,亦是魏綺珊跟陳文剛首次挑戰音樂劇,《螢火蟲》一劇中除了有多首原創音樂,更會有萬綺雯客串,是糊塗戲班最新作品。

糊塗戲班近來忙於排練新劇《螢火蟲》。(黃國立攝)

由魏綺珊及陳文剛主創的音樂劇《螢火蟲》改編自《天虹戰隊小學》,原著是印尼最暢銷小說,講述在落後小島的一所中學面臨殺校,但校長深感教育的重要,故跟學生奮力對抗命運,終讓各人都有擁抱夢想的機會。當中最令魏綺珊感動的亦即是書中所反映的,就是教育的真正價值,「香港的教育很扭曲,只是倒模式去教,讀書只為攞高分,然後賺錢。」她補充書中的校長收留了智障的學生,因其畫畫天分,於是校長便任由他去發揮,實踐了有教無類,「香港什麼都用經濟去衡量其存在價值,擋路的樹要斬,公園、古蹟有什麼用?剷平起樓更好,你學跳舞、畫畫、唱歌、體育,沒有用的,會讀書才好。」

陳文剛跟魏綺珊約見作者Andrea Hirata,聽對方細說《天虹戰隊小學》背後的故事。

香港地畸形地價令價值觀變得扭曲,故事中的學校因為島上要發展經濟而面臨清拆,魏綺珊認為能教人反思到底上學讀書的人重要,還是用塊地去賺錢更重要,而諷刺的是,正因為這個把教育置於經濟之上的故事,大力推了島上的旅遊業一把。魏綺珊跟陳文剛早前親自到書中的勿里洞島(Belitung Island)上考察,本以為會看到頹垣敗瓦,怎料當地已搖身一變成為度假天堂,「我起初以為自己眼花,真的像馬爾代夫一樣。」全靠小說和改編電影,吸引了很多遊客去游水、浮潛、看珊瑚,印證了路不止得一條。

《天虹戰隊小學》曾被改編成電影,拍攝時特意重建的小學如今也成為熱門景點之一。

天時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

說到這裏,你是否覺得情節聽來好像熟口熟面?港產片《五個小孩的校長》講的正是類近的故事,電影在2015年票房大收旺場,被問到當時何不乘勢公演《螢火蟲》,魏綺珊解釋自覺時機未成熟,「要有場地、資金,演員又要埋到班,在香港籌備一齣話劇閒閒地要兩、三年,快的話可以一年半載內,但就會很急,我很想將當中訊息跟觀眾分享,所以很想把它做好。」而為何選擇以音樂劇呈現,魏綺珊認為故事中的某些時刻,用上音樂去呈現會更感動,她透露有趣的是原來劇中的主題曲在10年前早已寫好,「那時為別的劇目寫了首歌,雖然最後用不上,但我們都在想將來有機會做音樂劇一定要用,正好歌詞跟這齣戲非常合襯,冥冥中自有主宰。」

魏綺珊跟陳文剛早前親自到書中的勿里洞島上考察,發現當地已變成度假天堂。
魏綺珊在劇中要分飾兩角,更要唱現場,事前特意跟歌唱老師學唱歌。(黃國立攝)

小說改編音樂劇 考起兩公婆

陳文剛跟魏綺珊做舞台劇的經驗不少,做音樂劇卻是第一次,陳文剛除了是導演,也要參與布景設計,又親自為劇中的25首原創歌曲填詞,用分身乏術去形容一點也不偏差,但他自言辛苦卻甘心,能看着成品一路成長慢慢建立起來,那份滿足不言而喻,「即使有很多晚要通宵達旦,可能是追夢的緣故,令我們有力量去做。」對魏綺珊來說新劇目同樣是個挑戰,因為沒有唱歌底子的她,為了演出跟歌唱老師學習,努力練就唱現場的本領。而是次最大的挑戰,其實仍是控制成本,13個演員加上現場樂隊的5位成員和租用樂器,規模比以往大得多,亦因為想製作CD留念,成本上又添了一筆,陳文剛笑言只能「硬食」,「製作時要睇餸食飯,但如果加多少少或者捱少少就可以成就件事,情願自己掏荷包也不想將來後悔。」《螢火蟲》日前宣布加場,售票情況亦頗為理想,相信用心的作品,自有捧場客。

魏綺珊跟陳文剛「勒緊褲頭」,將資金投放在製作音樂劇上,問到會不會希望再度公演,只笑言:「如果蝕唔死。」(黃國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