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粗口研究》|F*CK唔只係粗口咁簡單 竟然仲係姓氏?

撰文:關穎賢
出版:更新: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2008年傅穎自爆,中學時期試過在廁所內對自己講了一句「X街」,嚇到成個人打冷震?其實粗口已經離不開日常生活,大家會以粗口來發洩強烈情緒,亦有研究指出「爛口者」更為真誠。日前在Netflix上架的影集《粗口研究》(History of Swear Words),就拆解不同英語粗口的歷史和用法,看完知道必定獲益良多,唔怕用錯粗口而出醜!

《粗口研究》(History of Swear Words)已於Netflix上架。(Netflix圖片)

共6集的《粗口研究》由尼古拉斯基治(Nicolas Cage)主持,並邀請了辭源學學者、流行文化專家、歷史學家等,一同探討大家經常掛在口邊的粗口,包括「FU*K」、「SH*T」、「B*ITCH」、「D*CK」、「P*SSY」和「D*MN」的歷史。節目中除了能夠看到尼古拉斯基治瘋狂爆粗之外,更能了解到意想不到的粗口起源,還有個別粗口單字對於文化及社會有甚麼影響。

+1

首集就介紹了「FU*K」的歷史,而「FU*K」這個字是歷久不衰的經典粗口,亦是最常用的粗口。除了能夠有助發洩,更是用來表達情感的詞語。「FU*K」的用法近乎萬能,可以用來鬧人、跟朋友示好、表示驚訝、憤怒、興奮等情緒,將這個字無論是用作複合名詞、動詞、助語詞、形容詞等,都能夠讓句子變得非常有吸引力。

節目解構了粗口對於文化及社會有甚麼影響。(影片截圖)

不過其實「FU*K」一詞由5世紀至13世紀都跟性愛沒有關係,直至14世紀初才跟性愛扯上關係,並在往後400年間都不被納為禁語。語源家只能推算「FU*K」是中世紀荷蘭的動詞,意思為「吹」、「打」、「攻擊」。「FU*K」在15世紀前並不常見,但經常出現在姓氏,例如「Fuckbutter」、「Lefucker」、「Fuckbythenavele」。雖然令人摸不著頭,但有可能跟這些人的專業有關,亦有可能他是第一代「F*ckboy」?

+1

去到近代歷史,因為饒舌歌手將「FU*K」加入歌詞中,將這個字演變成代表自己立場的詞語。根據大量研究指出,「FU*K」不但是英語中最常用的粗口,亦是最常被審查的一字,因為它有無限的潛力和神秘力量去情緒。儘管「FU*K」有多流行,在電影和電視都會被禁止,原因源自人們的自我審查,大家會認為這個字並不適用於公開場合、有違道德、教壞小朋友等。

荷里活最愛講粗口的演員應該非Samuel L. Jackson莫屬,不過節目提到電影統計,原來講得最多粗口的,竟然是Jonah Hill。原來單單在電影《華爾街狼人》(Wolf of Wall Street)中,他講足107次粗口,打破了Samuel L. Jackson的紀錄。當然不是慫恿大家講粗口,或者提出粗口不會教壞小朋友,只是在說粗口的同時了解一下粗口背後的有趣歷史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