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Emily in Paris帶來「口紅效應」安慰?疫情下夠速食俘虜觀眾心

撰文:影視獨舌
出版:更新:

最近的微博熱搜上,內地網友們發現了賈玲「失散多年的姐妹」。不僅眉眼相似,連嘴邊的梨渦都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被網友們戲稱為「瘦版賈玲」的,是當下熱播的美劇《Emily in Paris 艾蜜莉在巴黎》中的角色。這部講述美國女孩勇闖巴黎職場的輕喜劇,不僅在美國播得火熱,在國內也有不小的熱度。

+15

該劇在IMDb和豆瓣上打分人數都過了萬,海外觀眾和國內觀眾一致地打出了相似且並不算高的分數,兩者都是7.4。美國迷妹掘地三尺找男主角的資料,法國居民忙著吐槽劇情漏洞,而內地觀眾觀劇之餘也發出了疑問:「奢侈品到底做錯了什麼,值得Netflix如此報復?」

「巴黎慾望都市」其實是「法式瑪麗蘇」

年輕貌美、感情順利、事業成功,彷彿活在年輕姑娘們夢寐以求的生活中的Emily,生活中唯一的缺憾是——「一切都是規劃好的」。而上司的意外懷孕讓調職巴黎的機會落在了她的頭上,於是這個不會說法語的芝加哥女孩懷揣一腔熱情和浪漫幻想開啟了一場巴黎都市冒險。

看到製作人Darren Star的名字,觀眾們或許認為這會是一部巴黎版的《色慾都市 Sex and the City》,而實際上,二十出頭的Emily並沒有《色慾都市》中Carrie那樣迫切而深刻的人生困惑。

二十餘年過去,互聯網新媒體摧枯拉朽席捲了世界,生活在如今的Emily不再需要像Carrie一般,需要經過切身的體驗、細緻的觀察和獨到的思考,在一篇又一篇專業而犀利的專欄文章裡站穩腳跟。

Emily成為社交名人的方式,只需要經常打開攝像頭記錄下生活。歌頌麵包​​的香甜和巴黎街頭的綺麗風景,藉由大眾對這座城市的浪漫嚮往,從二百個關注者的小透明到擁有兩萬粉絲的網紅,只需要動動手指發送幾個動態而已。

Emily成為社交名人的方式,只需要經常打開攝像頭記錄下生活。(《Emily in Paris》劇照)

劇中反覆跳動的關注者和互動量,在潛移默化間強調著,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構建個人形象和體現個人價值的重要工具。Emily的工作也是如此,來到巴黎的目的,就是要在傳統的奢侈品營銷公司中融入新媒體營銷的方式,在社交媒體上去構建奢侈品的品牌價值。

事業上,她是帶著嶄新的新媒體營銷思維來衝擊傳統思維的後浪;而感情上,男友因為接受不了異地戀而提出分手,成為了她縱情巴黎最好的理由。

更多精彩歐美影視劇評︰

黯慾橫流劇評:波蘭版格雷已Out?西班牙情色劇1集1床戲挑戰恥度

《禁室365天》影評:情慾感官mix腦殘劇情 不負波蘭版格雷之名

《Normal People》劇評︰imdb直迫9分!直面高中生難以啟齒的愛慾

【愛死機械人劇評】香港狐妖肉身最驚艷 成就Cyberpunk瑰麗科幻

【愛死機械人】兒童不宜!Netflix必睇三級片 血腥暴力又露點

從優雅多金香氛客戶,到年輕陽光的富二代閨蜜弟弟,從博學廣才的語言學教授,到浪漫體貼的老設計師侄子…Lily Collins驚為天人的美貌讓她的艷遇有了更多的說服力。並不焦慮於在芳華漸逝之前找到合適的伴侶,Emily感情上的煩惱,只是喜歡的人有了女朋友,卻依然想和自己做朋友。

如同老舊到隨時都會壞掉的電路和水管一樣,可能像Gabriel這樣帥氣溫柔的男鄰居,「在巴黎住了十年也不會遇到」。

在各路法國男人中兜兜轉轉過後,Emily還是投入了與女友分手的鄰居Gabriel的懷抱。(《Emily in Paris》劇照)

故事最後,在各路法國男人中兜兜轉轉過後,Emily還是投入了與女友分手的鄰居Gabriel的懷抱,我想沉浸其中的她是不會去思考「愛你還是更愛自己」這樣的問題的。畢竟,法式瑪麗蘇,也是瑪麗蘇。(意指一個原本普通又平凡的人物,像開了外掛一樣突然變得事事順利、無所不能)

刻板印象碰撞出的戲劇火花

Emily在巴黎,既是新與舊的碰撞,也是美國文化與法國文化的碰撞。

熱愛工作的「奮鬥狂人」Emily早早來到公司,卻受到了十點半才開工的同事的嘲笑;堅持笑臉迎人,被老闆說成「你要是一直笑,會被認為是傻子」;在餐廳要求退回三成熟的牛扒,主廚卻反過來一再要求她先試一試…

英國媒體《衛報The Guardian》評價《Emily in Paris》,

貝雷帽、羊角麵包、長法包、糟糕的服務、火爆的房東、時刻都在調情的法國男人、情人、小三…請您羅列一下關於法國和法國人的刻板印象,您定會在此劇中找到。
《衛報The Guardian》

雖然巴黎人的生活,身處遙遠東方的我們不那麼容易領會,但事實上,這樣的刻板印像也可以在Emily在巴黎的閨蜜——「賈玲巴黎分身」Mindy身上窺得一二。

來自上海的富二代,不願意繼承家業過被安排的生活,又在歌唱表演大賽上跑調出醜,羞憤之下寧願逃跑到浪漫的巴黎做保姆,名為「追求自由的生活」。

Mindy是來自上海的富二代,逃跑到浪漫的巴黎做保姆,名為「追求自由的生活」。(《Emily in Paris》劇照)

當從她口中說出「中國人在背後挖苦人,但法國人當會著面挖苦你」時,不知更多的人是會心一笑,還是感覺到被冒犯。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符合大眾期待的刻板印象,確實產生了吸引人的戲劇衝突。是「為了工作而生活」,還是「生活就是為了工作」;拍攝全裸模特走過亞歷山大三世橋的香水廣告,是性感還是性別歧視;時尚應該固守傳統還是顛覆革新,奢侈品應該保持神秘還是擁抱大眾…

完成一場街頭catwalk的時候,沒有人再會將這部劇與《穿PRADA的惡魔》相提並論——Miranda如果在場,可能會當場暈過去。(《穿PRADA的惡魔》劇照)

當老牌設計師Pierre Cadault——可想而知這是在影射Pierre Cardin——帶著身著艷麗獵奇時裝的模特出現,完成一場街頭catwalk的時候,沒有人再會將這部劇與《穿PRADA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相提並論——Miranda如果在場,可能會當場暈過去。

影視劇界的「口紅效應」

如同老闆Sylvie在劇中對Emily的評價︰

你搬到巴黎來,到我的公司工作,甚至不屑於學法語。你把這個城市當成你的遊樂園。在享受一年的美食、性、酒和一些文化之後,你就會心滿意足地回到你的美國老家。
Sylvie

這部《Emily in Paris》也像是如此,跟隨著Emily的視角,將大眾心目中對於法國的印象截取出來,加工、放大和串聯,輔以綺麗夢幻的美人與美景,匯成一鍋香氣襲人的快餐,享受過後,並沒有留下什麼真正有意義的思考。

《紐約時報NYTimes》評價說︰

有時候,「陳詞濫調」是真的,而這也是《Emily in Paris》的一些情節還不錯的原因。一些觀眾認為這部劇是對新冠的一種清新的逃避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巴黎,所有公共場所都必須戴口罩,酒吧晚上10點關門。
《紐約時報NYTimes》

在當下,一份香甜適口的視覺快餐也是大眾療愈身心不錯的途徑,豆瓣上點讚數最高的短評說:「生活需要這樣的快消品,太需要了。給滿分不是因為有多好,而是舒服。」

《Emily in Paris》的高熱度,或許也是影視作品中的「口紅效應」。(《Emily in Paris》劇照)

《Emily in Paris》的高熱度,或許也是影視作品中的「口紅效應」。(口紅效應是一種特殊的經濟現象,當金融危機時,專櫃唇膏的銷售量反而上升,因為消費者更傾向購買價格較低的輕奢侈品得到安慰作用)特殊時期,當觀眾們在現實中身心俱疲,沒有精力去品味具有一定深度思考的作品時,這樣簡單直接、賞心悅目且「唔洗用腦」的輕喜劇,自然會受到觀眾的青睞。

畢竟,因為這部劇,飾演Gabriel的Lucas Bravo在社交網站上的粉絲已經從最初的一萬上漲到了六十五萬。從一定程度上來講,Emily 的社交曝光策略,在現實中也確實是奏效的。

【相關圖輯】《Emily in Paris》巴黎大廚昔日舊照被翻出!沙灘大曬完美蜜桃臀:

+6

【相關圖輯】盤點Netflix 10月N部最新上架影劇:《陰宅怪事》、《末代皇帝》…

+44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