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息橋.劇評】殺出新血路又如何? 一個林保怡救唔到ViuTV

撰文:葉詩
出版:更新:

由林保怡(Bowie)首次擔任監製的愛情懸疑劇《歎息橋》在周五(29日)播出大結局後正式落下帷幕,雖然只播出三星期、短短15集,但播出期間無論是鏡頭調度與擺位、非線性敘事手法、打破第四道牆等都因顛覆傳統而掀起觀眾討論,比起ViuTV的前兩部口碑之作《二月廿九》及《打天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有指《歎息橋》為神劇訂立新標準,打破無綫電視劇十年如一日的壟斷局面,讓觀眾終於有選擇的權利,筆者甚至認為《歎息橋》可謂掀起了一場港劇革命。

《歎息橋》被內地視頻網站優酷標籤為「港劇巔峰之作」,Bowie日前在記者會接受訪問談到劇集的好口碑,他說:「我覺得係時候(為香港電視劇)做啲嘢、應該做啲嘢,好開心《歎息橋》都算為港爭光!」(劇集海報)

唔遷就觀眾 帶港劇殺出新血路

觀眾對港劇的認知和定義,幾乎完全來自無綫,所以《歎息橋》使用的鏡頭調度與擺位、非線性敘事手法對一般港劇觀眾而言屬新鮮,導演肥波早前接受訪問時也說過:「其實《歎息橋》拍攝手法喺外國或者其他影視作品都見過晒㗎喇,只係香港少人用!」對此,觀眾的反應亦相對兩極,有觀眾認為過份賣弄、不太容易入口;也有觀眾享受分析這個羅生門故事的過程、亦樂在視覺上有更多改變。

《歎息橋》劇組似乎早已預料到這個結果,但他們仍然堅持不遷就普羅觀眾,志在為港劇帶來一番新氣象,監製林保怡早前說過:「我覺得係時候做啲嘢、應該做啲嘢!」他又不甘受限於傳統:「如果我順敘拍一個愛情劇,不如唔好拍!」他日前接受《講畀大東廳》訪問時如是說。事實證明,堅持跳出傳統的框框是個正確的選擇,有時候觀眾的接受程度往往比想像中高,畢竟香港對電視劇有要求的本土觀眾實在餓了太久,《二月廿九》、《打天下》、《歎息橋》連續的好口碑亦似乎正在掀起一股小旋風,希望重新書寫港劇的定義。

點擊圖輯睇《歎息橋》其他香港取景地:

+28

其實香港影視製作近年都有「行業已死」的說法,主要原因是缺乏資金拍攝本地製作,《二月廿九》受資金所限,只能十集收尾;電影除了合拍片,基本上亦只靠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等基金拍小本題材,但影視製作的而且確是需要由金錢去堆砌,才能拍出更好的作品!《歎息橋》的投資方包括ViuTV和內地五大影音平台之一的優酷,而林保怡就利用內地資金,拍了一部切切實實的港劇,裏面談及的議題全是香港人的貼身問題:年輕一代對未來沒有希望、情緒病的問題、公務員就是鐵飯碗、做科研的艱辛等,內容貼地,香港人亦特別有共鳴。

點擊圖輯睇《歎息橋》精美劇照:

+20

《歎息橋》提高港劇質素的同時,亦將港劇標準推到一個高處,令觀眾對ViuTV接下來播放的劇集有更多的期待,可是ViuTV的影視製作資金實在有限,要再達至《歎息橋》的高度其實很難!除非ViuTV真正話事人──電訊盈科老闆李澤楷未來會投放更多資源在影視創作上,令ViuTV可以吸納更多主流電視觀眾,使其可以與TVB達至平衡關係進行對壘。根據電訊盈科2020年的全年業績,ViuTV收益按年增長26.96%,達2.59億元,收視上升帶動廣告收益增加11%。「取之於斯、用之於斯」,長遠來看,維持節目質素兼締造其風格為ViuTV首要任務,這樣才可以維持口碑,並贏得這場港劇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