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劇評】穿越懸疑非最大賣點 偶像劇唔重愛情更令人動容
說台灣偶像劇陪伴80、90後這一代成長其實一點也不為過,《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花樣少年少女》、《黑糖瑪奇朵》、《命中注定我愛你》、《下一站幸福》、《海派甜心》等劇集的劇情是當年一眾少女們茶餘飯後不可或缺的討論話題,那個年代是為台灣偶像劇的黃金年代。追溯起上一部風靡亞洲的台灣偶像劇,似乎已經是2011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去年獲港、台觀眾熱捧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寫實劇);相隔9年,融合奇幻穿越、推理懸疑元素,由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主演的《想見你》再度掀起台灣偶像劇熱潮,在台灣和中國內地都有極高的討論度,除了有偶像劇不可或缺的浪漫愛情元素外,更重要是透過角色設計,帶出自我認同的主題,更令觀眾動容!
《想見你》的兩位編劇簡奇峯與林欣慧在接受訪問時曾談到想寫很現實的人性掙扎面,而這次的主題正正是青少年認同,林欣慧說:「我們很容易忽略青春期少年的煩惱,覺得他們還這麼年輕能有什麼大不了的煩惱,但其實這個問題很嚴重。」簡奇峯說到我們在生活中聽到厭世的發言也許已經習已為常,甚至會覺得不過是一件小事,他續言:「每個人心裡面的悲傷都不能被忽視,尤其網路時代,傷害別人很容易,但好像大家都覺得你應該要很勇敢、不受傷。」
《想見你》劇中三位主角都不是那種典型的偶像劇角色,反而每一個都個性鮮明、有血有肉,各自都有需要面對的成長煩惱:王詮勝(許光漢飾)因為性取向遭他人歧視甚至欺凌,其實他只是愛上了一個人,僅此而已;莫俊傑(施柏宇飾)因聽力不健全被朋輩取笑,繼而產生自卑的心理;陳韻如(柯佳嬿飾)因家庭不和睦兼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令她選擇壓抑自己。其實他們又何錯之有?錯的是這個社會上所建立的框架,為什麼和主流不一樣就要接受異樣的目光?又憑什麼一定要按照大眾規範的樣子活著?
也許在別人眼中,過去的妳可能跟正常女生有些不一樣, 但是不一樣不代表妳不好、不代表妳是錯的!
柯佳嬿在一次訪問中說過對陳韻如的看法,覺得她是一個很想得到幸福的人,大概越是期望,失望的落差感就更大:「很多女生都經歷過青春期的那種彆扭、一直把自己鎖起來、關起來,陳韻如就是一個把自己關的很深的人。」用動物來形容陳韻如的話,記者覺得其實她很像一隻刺蝟,因為害怕受傷,所以用尖尖的刺把自己的懦弱包起來,卻又渴望被愛。
編劇亦提到故意鋪排在第十三集的大結局才以大篇幅交代陳韻如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在黃雨萱「入侵」後,她發現身邊的所有人都很喜歡性格開朗的黃雨萱,無論是家人、朋友、還是自己單戀的李子維,卻沒有人喜歡真實的自己,同學甚至對她說:「我拜託妳,不要再變回以前的陳韻如了,以前的妳超級討厭的!」對比之下,顯得陳韻如更落魄,同時亦令她更自卑。漸漸地陳韻如也覺得自己不如黃雨萱好:「我跟你們一樣,也不喜歡以前的自己!」,並決意假裝成黃雨萱的樣子活着。觀眾看著她乞求愛的卑微,卻怎麼樣也沒有辦法對她心生討厭,更多的反而是同情和憐憫。
陳韻如繼而選擇放大的自己的悲傷、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可是卻忽略了自己的背後有愛着她的莫俊傑,也許只要她回頭,就能看到對方默默站在一旁守護。有時候我們說出安慰的話、叫別人做自己等等這類的心靈雞湯很容易,但別人不自覺處於一個封閉狀態的時候,很多話根本就聽不下去了,就如陳韻如在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前歇斯底里的呼喊:「我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什麼你們每個人,都還要叫我再努力一點,要我再更好,跟我說你要開心、你要快樂、妳不要變回像以前的陳韻如,就因為我不是你們期望中的樣子嗎?」其實當她站在邊緣的時候,陪伴比無心的安慰來得更重要!
有時候看完一部劇就好像從旁陪着角色成長那樣,也替重新認同自己的陳韻如感到高興;尋找自我認同未必是一時三刻的事,雖然有點老土,但還是想說無論是好與不好,都要學會擁抱自己、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因為跟別人有所不同就嘗試改變自己,勇於接受自己的不一樣。就如黃雨萱在劇中說的一句話,記者自己也很喜歡的一句話:
也許經歷過這一切的悲傷之後會發現,妳會那麼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因為妳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是因為妳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