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再起風雲】包拯真真假假三大迷思 原來民間太過於神化
無綫熱播古裝劇《包青天再起風雲》,令大家更認識「一代清官」包拯(包青天)的輝煌事績。對於包拯人們最為熟悉不過就是他皮膚黝黑﹑額頭中間有月牙﹑持有尚方寶劍﹑狗頭鍘斬惡除奸的印象。上這些事在現實中原來不存在的,只是民間借用他「公正嚴明,鐵面無私」的形象進行虛構而已,由於這一些形象太深以至今時今日在開封市中的包公祠中,仍擺放著狗頭鍘刀供人參觀,可見影視劇的形象到底有幾深入民心。
包拯是白臉書生
雖然包拯皮膚黝黑已經非常深入民心,不過歷史上的包拯其實是白白淨淨。根據包拯的畫像,他的皮膚大致是白偏黃而已,而且在中華包氏宗親會上根本沒有提到包拯皮膚黝黑一事。而他之所以被後人描述黑臉包拯,只因為人們將他同在開封府任官的趙擴混為一談而已。
據指在包拯還未上任開封府做官之前,此地的開封府最高官員名叫趙擴,此人為人清廉而且皮膚黝黑,對於平民百姓權貴達人都一視同仁,絕無任何的偏私,以致後來有人就形容他是「鐵面御史」。後來包拯接替他的職位,同樣地他又是為人清清廉鐵面無私,但他的人氣就比起趙擴甚為廣傳,最後民間愈傳愈熱將他們合二為一,誤會了包拯就是趙擴所以有黑臉一說。
另外,因為包拯鐵面無私的名氣愈傳愈大,民間就將他美化兼神化。認為他不僅可以將陽間事處理得如此正大光明,相信他亦能處理好陰間事。所以人們就用月亮去美化他,為他臉上弄個月亮,因為月亮代表陰而太陽則代表陽,如此一來他可以日斷陽夜斷陰。根據包拯的真實畫像而看,他臉上亦沒有出現任何月亮形狀的印記,所以只是民間神化故事而已。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同時亦有不少人以為包拯就是開封人,事實上他是安徽合肥人,只是在開封府做官而已。
「狗頭鍘」根本不存在
在許多劇集中開封府都必定有所謂的「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用來鍘殺不同身份的人。好似「狗頭鍘」鍘殺土豪惡霸;「虎頭鍘」鍘殺貪官污吏;「龍頭鍘」鍘殺皇親國戚,極為恐怖。不過據指這一些刑罰根本就不存在,在宋代明文規定只有五種刑罰而已,而且是沿襲唐朝的,包括:笞刑(臀杖最少打十下)﹑杖刑(臀杖最少打六十下)﹑徙刑(刑期不等仍要臀杖)﹑流刑(流放里數不等仍要臀杖)﹑死刑(分絞刑﹑斬首),根本就沒有記錄過鍘刀作出刑罰。
因為「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是包青天影視劇的重要標誌,引致後來人們記憶猶深,令今時今日在開封市中的包祠中仍出現這一些鍘刀,每每受到旅客去仰望,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旅遊景觀。
「尚方寶劍」明代流行宋代只用在軍事領域
在許多包拯的影視劇中都會出現一把「尚方寶劍」,就好似台灣製作的《包青天》﹑周星馳主演電影《九品芝麻官》等,這把寶劍就有如「如朕親臨,上斬昏君,下斬讒臣」代表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
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中,「尚方寶劍」的稱謂最早沿於西漢時期。當時有一位比較敢言的大臣名叫朱雲希望皇帝能賜「尚方斬馬劍」斬殺丞相張禹,皆因為他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令他睇唔過眼。可是因為對方是皇帝本人的老師,而皇帝又覺得朱雲是以下犯上,生氣之下更拉他出去斬殺,而他則抱著皇宮中的欄杆不放,又幸好在旁的正直官員為其說好話才免殺身之禍,這就是「朱雲折欄」成為忠臣敢諫的典故,引致後來「尚方寶劍」在明代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賦予「尚方寶劍」行事權力的盛行就在萬曆20年,當時寧夏叛亂萬歷皇帝先後賜予總督魏學曾﹑葉夢熊尚方劍,最後攻破城池被處斬。令到萬歷皇帝甚是開心以致賜尚方寶劍亦開始頻繁起來。不過最成功運用尚方劍的則是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一案。
當時袁崇煥睇唔過毛文龍貪贓枉法草菅人命,於是通宵部署誅殺他。後來抓拿他在眾人面前數出他十二條罪狀,雖然毛文龍仍稱自己無罪,但袁崇煥就非常堅持並拿出「尚方寶劍」斬殺對方為民除害。在這個時期,「尚方寶劍」絕對具有皇權的象徵同權力。雖然「尚方寶劍」在明朝盛行,不過不代表宋代並沒有。不過宋代賜予的「尚方寶劍」則大多是賦予少數高級將領的,大部份用作為解決武將外出征戰的軍政領域,而包拯又不是武官所以他難有「尚方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