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香港需要改變】麥明詩:十優港姐的煩惱
2016年最希望買到樓,理論上我可以高薪厚職,家境不窮,供養父母又沒有迫切性,但我都好大壓力。
年僅24歲,挾着十優狀元、劍橋法律系畢業;有律師不做,卻跑去選港姐,踏出社會,選在人稱最複雜的娛樂圈作起步點,令不少人猜度她選美的真正目的。
攝影:謝浩然
簡單直接,一語道出社會現況,港人心聲。此話出自不一樣的港姐麥明詩。
訪問前,記者打從心裏也有狐疑。
「很多人都猜度(參選港姐)背後目的,對我來說,沒想太多東西;只覺得人應該多元化,會想想如何讓自己在人海找到一點獨特,可能這點獨特,能帶給我意想不到的機遇。」麥明詩(Louisa)有這樣的想法,全因實際體驗,完成劍橋大學法律系畢業,回港找工作期間,她發覺,原來所謂名校畢業也沒甚麼大不了。
「都是要跟數十個耶魯、哈佛畢業生去競爭一份高薪厚職。當時就想,是否要找個方法突顯個人性格及特質呢?於是想到茫茫讀書好之中,自己外表稍有優處,何不試試選港姐?沒有複雜原因,都是想make a living,長遠目標是想做一個成功人士。何謂成功?我認為是對社會有impact。這個選擇(選港姐)對我本身的position不會減分,贏了就好,輸了也不壞。所以why not?經常有人問我why時候,我都會反問why not?」
修畢法律,卻發現本身性格不太適合當律師,即使如此,以麥明詩的條件絕對有得揀。「行行都有難處,並非只是娛樂圈。我覺得背景和知識不應該成為框架,對不同行業亦不應有階級觀念,可能香港很多家長都想子女做律師、醫生,經濟較穩定,社會地位高,但我覺得這想法不健康亦過時,大家都是『搵食』,而且每個崗位都有在社會的效力。娛樂圈可能予人神秘感,是否大染缸?要親身體驗才最真實,我有時都貪玩、好奇,世界那麼大,有這樣機會,也不妨一試。」
麥媽媽獨有栽培方法
傳統名校出身,還是十優狀元,在市場上極為「渴市」,優秀如此,心高氣傲也可理解;但出奇地,Louisa不單沒有懾人氣場、壓人傲氣,連最常見的港姐式官腔對答也沒有。率直而真誠的性格,甚為討好。
「選美後有更humbling(謙卑)的experience,所有東西都depend on其他人,好像公眾接不接受自己、導演剪什麼鏡頭、script寫什麼對白,全由他人造就我才能完成一件事,我反而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低下層;當然這個圈子好容易令人錯覺,受萬人擁戴,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現時的位置是身邊人給機會造就的,而娛樂圈需要的是人氣,人氣就是別人給你的popularity,沒有值得驕傲。」
知識改變命運,家教影響價值觀,麥明詩能內外兼備,父母栽培最重要。「小時候媽媽給我很多性格上的培訓,那種積極、不怕失敗的心理,就是從鼓勵中培養出來。記得小時候成績不算好,但總有媽媽鼓勵,著我不要為考試分數影響自信,要學懂放長雙眼,讀書是馬拉松長途賽,媽咪從沒有催谷我要考第一。」
感情事首嘗敗北
活了24個年頭,Louisa經常成為大贏家,絕對稱得上「人生勝利組」,究竟可曾嘗過輸的滋味?
人始終是感情動物,有情緒宣洩是正常不過,何況要活在輿論是非滿天下的娛樂圈,Louisa整個參選過程,為了無故緋聞、批評及質疑足足哭了三大場。「若有天見到我哭,不用太驚,情緒積聚太多不健康,我也要宣洩,你也知道參選時都有哭過,之前我以為選港姐大壓力,選畢一天都光了,怎料赫然發現往後才是新挑戰、新開始,亦要面對不同的負面新聞,記得有天跟媽媽逛街途中,突因壓力問題在地鐵哭起來,要坐到地鐵站的櫈上,當時沒有化妝,卻遇到一位男士過來要求合照,於是我立即抹乾眼淚收拾心情影相。我是控制得到,但當選擇宣洩情感時,大哭一場是最好方法;朋友都笑我是個喊包。」
「感情事。我覺得每個女仔談戀愛都有不理性的一面,雖然感情不能用輸贏來量度,但都算不順利,一直面對不同挑戰,不開心一定有,當是上了生命寶貴一課,人生就是這樣吧!但問我想平淡、無風無浪?還是高低起伏有血有淚?我prefer後者。」當選港姐後,跟Louisa名字扯上的男人,就是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的執業大狀林作,要成為十優港姐Louisa另一半,壓力一定不少。「流行說『三高』,令我很有壓力,但我人工不算高,理論上不算『三高』;我的確喜歡有才華的男士,一段關係中能夠互相令對方呈現最好的一面,更可以激發對生命的追求,當遇到這樣的一個人,會覺得好有意思,那一刻的spark(火花)會很好。」
麥明詩(Louisa Mak)
就讀拔萃女書院,2009年香港中學會考取得十優佳績,2011年升讀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去年參選《2015年香港小姐競選》,以「十優港姐」稱號成為大熱兼全城焦點,最後贏得「最上鏡小姐」兼冠軍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