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仁談演技如果昇華到氣質:有啲人選影帝選到,佢就變|專訪

撰文:黃梓恒
出版:更新:

由劉松仁導演,王梓軒主演的音樂劇《利瑪竇》在上個月第三次公演,原來松哥與梓軒已經相識多年,在TVB拍《華麗轉身》而認識,不過當時並沒有同場。他們的淵源在於,汪明荃覺得王梓軒對一場戲的演法感到困難,於是便叫松哥幫忙指導一下,從此兩人便多了一重關係。到松哥接到《利瑪竇》這部舞台劇時,他便立即找梓軒合作。

劉松仁導演,王梓軒主演的音樂劇《利瑪竇》在上個月第三次公演。(梁碧玲攝)

這部劇足足排練了5年時間,松哥表示劇本最困難,亦因此令他產生將《利瑪竇》變成歌舞劇的想法,在訪問中他亦大讚梓軒:「佢畀我第一個印象,排戲嘅時候,我同佢講完嘅嘢佢可以一take演到出嚟,所以我覺得佢係一個好有潛質嘅演員,佢悟性好高,因為嗰場戲係好難演。第二佢畀我嘅感覺,佢作嘅歌、唱出嚟,佢音樂感好好,好有音樂天份,所以我知道佢又唱得又演得。」

劉松仁大讚王梓軒。(梁碧玲攝)

梓軒表示自己有如此好的表現,全靠松哥激發:「佢問咗我好多好好嘅問題,令我動力好大,嗰戲唔使做,係真,佢真係問到嗰一下。」松哥指因為自己有經驗,分析劇本可以看中關鍵的位置,他只是幫助梓軒分析,他說:「對一個演員唔容易,佢要吸收,好難嘅。」他續指:「演戲通常唔容易,需要時間,需要用心,然後慢慢去揣摩,然後學習提升自己,去到某個階段要突破。突破係最難,開始係真性情,跟住拿捏到咁樣係好,就會去咗腦嗰度,你就會想重複我嘅好,當你想重複就唔係原本嘅好。但你一定要經過呢個階段,用個腦,就係我哋所謂演技,彌補我哋一啲缺憾。後生唔識演係用真,當人哋睇晒你啲真,我就用演技去呃觀眾,呃埋自己,呢個另一個階段。到最後,你唔要演技,反璞歸真,去返真性情,呢個階段最難,好嘅演員會遇到,一般演員唔會有呢個問題,佢都未去到。呢個同演員本身做人修養有關,體驗角色,嗰個就係獨一無二,對角色理解,係我先可以處理到,升華到一個藝術level,你就唔係一個演員,你會變成一個藝術家。」

王梓軒表示全靠劉松仁激發。(梁碧玲攝)

這種境界的確不容易,香港又有多少演員可以做到?松哥笑指:「我囉,哈哈。我唔會咁講,流派有唔同會出唔同藝術家,你唔可以判斷佢係定唔係,或者佢仲經過緊,過兩年可能係,唔判斷得。不過有一個咁嘅流程,由真、技巧、隨心所欲,你對角色感觀唔同就會有唔同處理,嗰個真係你嘅獨一無二。所以一個角色去到你嗰度,我演,係冇(其他)人演到,因為我嘅理解一般人理解唔到,所以變咗你嘅角色,你嘅獨一無二,咁你就開始昇華。」

劉松仁講演技夠晒說服力。(梁碧玲攝)

「你要長期用練習,鍛鍊自己,喺過程入面培養自己情操、氣質,你做緊嘅時候有你嘅態度,你嘅態度就培養咗你嘅氣質,呢個氣質先難,唔係技法難,技法慢慢練。你面對日常生活,培養自己情操、氣質最難,所以啲人去到某個階解,你話呢個人咁有氣質,其實你講唔出係乜嘢,就係內心形成,因為長年累月經歷咁多嘢,不斷鍛鍊自己,不斷用自己唔同角度、態度去對待,培養咗一種氣質,嗰個氣質值錢。所以一般咁嘅演員,冇人可以copy,學佢學唔到,佢企出嚟就係,因為啲嘢喺內地,你明唔明?」松哥語重心長地問梓軒,看得出他對這是後輩相當期待,希望他終有一日到達這個境界。

相信劉松仁對王梓軒好大期待。(梁碧玲攝)

當然,道理就放在這裡,但絕不容易做到,松哥都認同很容易便會放棄:「同埋會跟,以為係咁,有好多歪路引誘你,或者我需要錢,我求其喇,我接多啲戲,好多嘢,就睇你點把持你嘅態度。例如有啲人選影帝,選到喇,佢就變喇,巴閉喇,抬高身價喇,咁佢嘅氣質咪變囉,你攞影帝嘅時候唔係咁架喎,點解你而家得到之後變成咁呢,就係氣質變咗。」松哥也說到,如果你敗了,你更積極裝備自己,過程中可能慢慢又會累積氣質,變成自己的獨一無二。不過松哥亦表示,每人追求不同,不可以胡亂判斷人。

劉松仁便是每人追求都不同。(梁碧玲攝)

《利瑪竇》除了有梓軒做主角,其實亦有不少潛質演員,松哥更指名希望他們一起受訪,何洋(Ernestine)和菠蘿便是其中兩位。Ernestine在《利瑪竇》三次公演中也有份參與,她本身是歌手和音樂劇演員,亦有一隊婚宴樂隊,同時又是一名歌唱、戲劇導師,更會有配音工作,技能非常之多。至於菠蘿同樣也是音樂劇演員,出面會拍戲,也會教唱歌。他們兩人不約而同表示,雖然《利瑪竇》這部音樂劇會令他們在一段時間失去不少其他工作機會,但為了可以跟松哥合作,肯定義無反顧。

何洋(Ernestine)三次公演中也有份參與。(梁碧玲攝)
菠蘿是音樂劇演員,出面會拍戲,也會教唱歌。(梁碧玲攝)